Monday, December 31, 2007

快闪族元旦集会? 部落客号召一月一日KLCC扔报纸

以下文章《快闪族元旦集会? 部落客号召首都扔纸团》转载自《中国报》。

※谢国荣

(吉隆坡15日讯)国内近期频频发生大集会,网上部落客号召“快闪族”,参与“马来西亚新闻自由”集会活动。

一名部落客号召群众,利用“快闪族”原理集会,巧妙避开法律问题。

该部落客号召网友,在2008年1月1日下午3时,在吉隆坡城中城(KLCC)展览大厅集合,进行把事先带在身上的报章,揉成一团再丢入垃圾桶,然后鸟兽散。

诉求新闻自由

该部落客希望籍此提升网民对“大马新闻自由的认知”,并引发社会对“大马新闻自由”的关注。

该部落客也教导网民,在约定日期前3天,以某电视台的华文新闻播报时间,来进行对表,以便在当日同一时间,能统一有效地作出所需的指定动作。

该名部落客在搞笑之余也不忘公民意识,好心地建议参与民众,若当天垃圾桶塞满报纸,可将报纸叠在垃圾桶上,或跑到2楼垃圾桶丢弃揉成一团的报纸,并促请民众注意,不要让报纸团掉在地上。

至截稿时,本报还在联络有关当局,对快闪族集会是否需要申请准証一事获取回应。

资料库
什么是快闪族?


快闪族(Flash mob,又称快闪党)泛指一群互不相识的人,透过互联网或手机短讯,相约在指定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做出一些特定的动作。

快闪族在完成某些稀奇古怪的任务后,又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

中文名称译为‘快闪’,源于粤语和闽南语,‘闪’在粤语和闽南语中有躲开、让开的意思。

快闪族现象是于2003年,最先在纽约出现,后拓展至欧洲、亚洲等世界各地。

快闪族是都市时尚文化中的一种,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向世界开个善意的玩笑。

“快闪活动”如今已风靡全球,罗马、东京、香港乃至台湾等地,都可看到快闪族的身影。

快闪族所号召的动作例如拍手掌、喊口号等,一般是不犯法,却很引人注意的动作,又在短时间内若无其事般急速消失。

这种行为被称为“快闪行动”,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又有聪明暴民(Smart Mobs)、暴走族、聪明行动帮等称呼。


点击阅读全文

FLASH MOB AGAINST SPIN-DOCTORING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taken from People are the boss.

By Chin-Huat Wong

This is a fun activity for people who would stay in KL on New Year Day: collectively throwing mainstream newspaper into dustbin at KLCC in a mob flash fashion. Reader Namewee1 posted this notice (see below) in a comment yesterday.

Some friends criticize this as being either not environmental friendly or counter-productive as it may increase the sale of mainstream newspapers (MSN).

I do not share such concerns. Firstly, the newspapers will not print extra copies in anticipation of the mob flash operation, so no extra trees will be cut. Secondly, the increase of MSN circulation due to this will be either minimal or crowding out the genuine readers (hence protecting them from the corruption of MSN). If you insist not to let the MSN make any money, you can of course now start collecting old newspapers that still look news.

In any case, such a creative form of “civil disobedience” (as the police was reported to have warned against any gathering that harm the national interest) is a good practice of everyday resistance to authoritarianism. Because it is fun, it may attract those young people who are otherwise apolitical. If there are enough newspapers thrown, it will certainly attract eyeballs of even apolitical older people.

The measure of success, to my mind, is however that whether the police will support it by sending FRU to KLCC or guarding every dustbin there. That would surely make it to international news. If you have a uncle or friend working at PRDM, please warn them how dangerous it can be to national security when young people show in-your-face insults to our newspapers.

The post is also carried at People’s Parliament.

FLASH MOB AGAINST SPIN-DOCTORING

http://www.malaysia-today.net/2008/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4&Itemid=36
written by KopiO, December 18, 2007 18:47:57

Here’s an idea on how to protest agains the spin-doctoring in Malaysian mainstream print media, which my friend and I came across it in a blog.

http://fast0811.blogspot.com/

Here’s the translation and gist of the article:

FLASH MOB AGAINST SPIN-DOCTORING

Time: Main Concourse, Suria KLCC

Date: 1 Jan 2008 (Public Holiday)

Time: 3pm

To do:

1. Go to Suria KLCC Main Concourse on 1 Jan 2008 at 3pm.

2. Bring a copy of local newspaper; it can be The Star, NST, Metro, Malay Mail, Utusan Melayu, Berita Harian, Sin Chew Jit Poh, Nanyang Siang Pow, or any Tamil dailies.

3. At 3.30pm sharp, crumple the newspapers and throw them inside the rubbish bins.

4. Disperse IMMEDIATELY

NOTE:

DO NOT LITTER. If the rubbish bins are full, stack your newspapers on top of the pile. If you can’t do that, find other rubbish bins at 1st Floor or other floors.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dumb the newspapers collectively as the sign of protest!!


——

Imagine this: FRUs guarding the rubbish bins, uniformed and plain clothes policemen arresting people for dumbing newspapers into the rubbish bins!
***

Chin Huat: Instead of any Tamil newspapers, may be you want to spare Makka Ossai, which I know has been very critical of Mr Samy Vellu?


点击阅读全文

Sunday, December 30,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公民不再害怕用脚说话 集会是表达自由转捩点

以下文章《公民不再害怕用脚说话 集会是表达自由转捩点》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东南亚报业联盟撰述 /《独立新闻在线》陈慧思翻译

2007年对马来西亚而言是一个政府彰然摒弃其维护网络自由的承诺的一年。前任首相马哈迪任内,为吸引新媒体的全球投资,作出不过滤网络的保证,可是现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没有因而放弃针对网上作者和部落客的贴文,控制和提控他们。

类似过滤实情的步骤已进一步压制一个已惯于以“稳定”和“国家安全”之名检视民主自由,且刚刚才开始认真地寻求新媒体作为表达自由途径的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社会。

一月,与主要执政党巫统有密切关联的《新海峡时报》提出了一项指标性的诉讼,它指控著名政治部落客黄泉安和阿西鲁丁(Ahirudin bin Attan)在他们在贴文中,诽谤该集团旗下的主要英文日报和发表具有诽谤性错误的言论。

执政党政治人物管制网络的呼声升高,导致内阁在六月宣布成立一个特别工作队,以在没有违反国家的“不过滤网络认证”的情况下,以现有的法律对付网络色情和煽动。在之后的两个月中,巫统提出了出动“网络打手”监督批判性网络作者的建议。作为监督传统媒体的主要弹药——煽动法令、诽谤法令和官方机密法令被用在五个与网络相关的案件上。

在野党活跃份子陈仁义因一个无名氏在他的网络上放上一个控诉官方贪污的链接,被控诽谤(编按:经向陈仁义证实,他是在《官方机密法令》下被逮捕,并非被控诽谤)以及被扣留了四天;活跃份子蔡添强针对一名被炸尸的蒙古人的案子贴上一张戏弄人的照片,而遭警方传召问话;政治部落客拉惹柏特拉(Raja Petra Kamarudin)因被指摘侮辱皇室而遭警方盘问,他的妻子虽然跟部落格没有关系,也遭到盘问。学生黄明志因其一首放上Youtube、道出国家普遍弊端的国歌改编的饶舌歌而遭到调查。

严格控制资讯

政府的骚扰变本加厉,原因是长久以来表达自由遭政府限制的大众提供替代性观点和资讯的部落格,愈加大胆和受欢迎。在野党的党报只准会员购买;由边缘化声音主办的公众讲座和集会鲜少得到准证;道出真相的书和独立电影被查禁。同时,大部份媒体都在政府关联大集团首要媒体(Media Prima)旗下,今年的代表性也因所有四家主要中文报章《星洲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报》和《南洋商报》都由被认为与其中一个执政党关系良好的木材大亨张晓卿拥有,而进一步削弱。

各个政府机构下达“不”(don’ts)指令,是出现在主流媒体的惯常现象。在马哈迪当权二十年来是如此,在其接任者当权时亦是如此。公众强烈抗议的官方丑闻或宗教课题,都被“敏感”的标签牢牢钳制,随之而来的是查禁媒体,或是只能报道执政精英和官方说法的指令。此外,具批判性、力求公正报道的英文日报《太阳报》经常被公开或私下告诫。此类告诫有其效用,因为在《出版与印刷机法令》下,所有出版物每年都需重新注册;此法令予以部长绝对和最终权力决定是否发放准证,以及没法进行司法审核。

口头威胁之外,新闻从业员遭肢体攻击的事件也节节上升。执政党的党员被指殴打一名采访在野党记者会的摄影记者许俊诚,另一个团体则被指在摄影记者马拉彦迪(P.Malayandi)和记者玛丽尼(R.Malini)采访一宗执政党及其竞争对手的打架事件时,与马拉彦迪大打出手,以及粗俗地向玛丽尼吼叫。更令人担忧的是,摄影记者拉曼(R.Raman)因他的文章,遭殴至变成植物人,他的同事纳加拉占(M.Nagarajan)则面对了同一命运降身的恐吓。

揭露败坏管理的人面临被控、遭恐吓采取法律途径,或限制报道的命运。在野党领袖刘天球、蔡添强和卡立依布拉欣(Khalid Ibrahim)因揭露一份被指弊端重重的大道合约,而被调查。国家的首要独立网络日报《当今大马》因撰述一系列文章,质疑砂拉越州首席部长阿都泰益(Abdul Taib)的家族是否与可疑的州内木材交易及其他商业活动有关联,而遭阿都泰益起诉诽谤。身居高位的政治人物也曾起诉马来西亚前锋报媒体集团和两名分发相关文章的在野党领袖,惟后来在巫统拥有的《马来西亚前锋报》道歉之后撤销对它作出的控诉。

有关当局也指摘淡米尔文日报《Makkal Osai》触及宗教敏感性,而吊销其准证长达30天;此事被认为是一名执政党人士针对该报一篇批判性文章所作出的报复行动。

新媒体捍卫新闻自由

有民主机制但没有民主载体的政治和民权环境,是新闻自由缺乏的因素。《宪法》的第10条款保证了言论自由,但是也允许国会为安全理由制定限制。在1988年首席大法官被革职以及高阶法庭作出数项具争议的裁决之后,司法公正已经遭到腐蚀。今年,司法公正再度因出现一则律师安排司法委任的短片,而遭到质疑。

若非网络开拓了马来西亚的民主空间,类似揭发性事故只会有短暂的生命。网络的民主空间也点燃了人民对开拓其他空间的需求,比如集会、讲座会,甚至是主流媒体,原因是人民开始认知到,政府垄断了真相而难以出现改变。国际媒体“半岛电视台”(Al-Jazeera)今年在吉隆坡设立办公室,也为马来西亚公众平添了替代性的报道。

《半岛电视台》也为地方事件带来了国际水准的报道,这些本地事件的报道一直为政府拥有和控制的广播媒介垄断。网络新科技和人造卫星通讯的结合也扩张了媒体自由的界限,因为卫星电视报道的本地事件,被重新散布在网络上,打破了传统媒体就资讯的掌握。

然而,向民主空间跨进的最大一步,并非经由网络完成,而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为巴基斯坦和缅甸反抗政府不平等的集会所感召,成千上万的马来西亚人分别在不同组织的号召下在9月和11月展开和平集会。集会的原因不一而足,从司法、人权、民主改革,到遭边缘族群印度人的权利,但是都有一个共通点:重新争取鲜少被行使的集会自由权利。当集会的缘由是挑战政府,集会自由权利很少为警方允许。

虽然三项集会遭禁和遭警方压制,且一些集会者和主办人士也因此而被控煽动和非法集会,最糟的是五名兴都权利行动力量(Hindraf)领导人--乌达雅古玛(P. Uthayakumar)、马诺哈然(M. Manoharan)、甘加达兰(R. Kenghadharan)、干纳巴迪绕(V. Ganabatirau)及瓦山达古玛(T. Vasanthakumar)未经审讯,被指威胁国家安全,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两年,上述集会仍旧是马来西亚表达自由的重要转捩点,它显露出,普通公民不再害怕用他们的脚说话,纵使主流媒体把街头示威涂抹成“异类”和暴力文化。

秘书处设在泰国的东南亚新闻联盟(Southeast Asian Press Alliance,SEAPA),是一个由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的新闻自由倡导团体在1998年11月成立的联盟,其宗旨是要团结区域内的独立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相关机构,以成为一股保障和促进东南亚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的力量。


点击阅读全文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东方日报] 与马来西亚南洋星洲合并 香港《明报》拟易名世华媒体

以下文章《与南洋星洲合并 香港明报拟易名世华媒体》转载自《东方日报》。

(香港28日讯)明报宣布,鉴于与星洲媒体及南洋报业合并将完成,集团拟于股东特别大会上提呈特别决议案,批准改名「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Media Chinese International Limite )。

该集团在发给香港交易所的文告中指出,更改名称可更贴切反映集团、星洲媒体及南洋报业之整合,创造一个全球性华语媒体集团之愿景,及扩阔经扩大集团的影响力。

该集团表示,由于合并完成时,集团股份将于联交所及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为使集团能遵守大马交易所上市要求,故建议修订若干细则。

另外,集团亦已厘定联交所与大马交易所之间买卖股份之后勤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

[当今大马] 天主教会《先驱报》料获出版准证 条件:马来文版必须停刊

以下文章《<先驱报>料获出版准证 条件:马来文版必须停刊》转载自《当今大马》。

由于使用“阿拉”(Allah)称呼“上帝”而遭政府刁难的天主教会周报《先驱报》(The Herald),预料将获得国安部批准更新出版准证,唯条件是必须停止出版其马来文版。

《先驱报》编辑罗伦斯安德鲁(Lawrence Andrew)神父今日透露,国安部已经发出指示,其马来文版必须在新准证发出之前停刊。

由于《先驱报》在马来文版使用意指“上帝”的“阿拉”字眼,引起政府的不悦,认为有关字眼抵触了回教,导致该报面对更新年度出版准证的问题。国安部要求《先驱报》取消其马来文版,才能够获得更新准证。

国安部副部长佐哈里日前曾告诉《当今大马》,“阿拉”字眼只被允许在回教范畴内使用,其他宗教一概不许使用。

入禀法庭厘清“阿拉”字眼

罗伦斯澄清,他们在12月5日入禀吉隆坡高庭,只是为了厘清是否有权在马来语中使用“阿拉”字眼来称呼“上帝”,这与《先驱报》所面对的出版准证问题没有关系。

《先驱报》在昨日的文告中也表示,他们将会让法庭来决定他们是否有权使用“阿拉”字眼。

虽然如此,罗伦斯表示,国安部预料将会更新其出版准证,但是却列明条件,规定他们必须将马来文版停刊。

天主教会目前仍然针对有关指示,与国安部展开谈判。

其他方式报导马来文教会新闻

询及如果谈判失败,《先驱报》所会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时,罗伦斯暗示他们将会遵守有关指示。不过,他表示,天主教会将会寻找其他方式,以使用马来文报导教会新闻。

“我们在内部刊物还是可以使用马来文,以及增设无需出版准证的马来文会报。这不是一个问题。”

指Tuhan字眼不适称呼上帝

他表示,目前《先驱报》拥有4页马来文版的教会新闻,以满足不懂英文、华文和淡米尔文的东马人。

“你要怎样与卡达山人沟通?马来文是他们的日常用语。我们必须以他们的语言来呈现教会新闻,否则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们也以马来语来进行礼拜。马来文圣经也有‘阿拉’的字眼,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如果你看国语大辞典(Kamus Dewan),他们使用‘阿拉’(Allah)来称呼‘上帝’(God),并用‘Tuhan’来称呼‘耶稣’(Lord)。”

因此,他辩称马来文的“Tuhan”,并不适合用来称呼“上帝”(God)。

在回教范畴以外使用“阿拉”字眼的课题,曾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4年前,伊班文的圣经就是因为所使用的上帝字眼,与回教字眼相近而一度面对遭禁的命运。伊 班文圣经所用的上帝字眼是Allah Taala,回教的可兰经则是使用Allah的字眼。不过,在受到基督教徒群体的抗议后,政府最终决定撤消有关的禁令。

《先驱报》共有4种语文版本——英文、马来文、华文和淡米尔文,其发行量约1万2千份,主要是为天主教徒报道各种新闻和资讯。这份小开版周报由吉隆坡总教区牧民中心(Archdiocesan Pastoral Centre)所出版。

出版准证即将到期的《先驱报》,之前曾因为其文章触及一些宗教与政治课题,遭到当局书面警告。


点击阅读全文

Friday, December 28, 2007

马来西亚警方破门拘捕部落客

马来西亚著名部落客黄泉安在其部落贴文中指出,《星报》记者证实,来自彭亨州关丹的马来裔部落客Shukri Jamaluddin(网络昵称为Cucu Mat Kilau)于周一(12月24日)遭到关丹警方逮捕。

这位前巫统党员向《星报》记者表示,当天早上他独自一人在家,妻儿则远赴柔佛州,5名警察于上午10时突袭其住家搜查其房间、没收他的3架手机、一台手提电脑、钱包和身份证,并将他扣押至警察局。

也是3位孩童父亲的他透露,警察踢破屋子前门进入屋内,对他扣上手铐,却无法出示逮捕庭令,也没给予任何拘捕理由。

根据《星报》的报导,警方过后指控他涉嫌贩毒,并让他进行尿液检验,然而化验的结果却呈阴性反应。

36岁的他表示,警方在两个小时半后释放他,并归还了所有没收自他的物品。

两天过后,Shukri Jamaluddin于12月26日晚上10时10分在一名友人的陪同下前往关丹Jalan Mahkota警局报案,申诉警方错误扣留。

Shukri Jamaluddin的部落格网址是 http://cucumatkilau.blogdrive.com/


欲知更多详情,请浏览:


点击阅读全文

Tuesday, December 25,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安华揭林良实陈广才“越权” 张晓卿旗下报纸避提名字

以下文章《安华揭良实广才“越权” 张晓卿旗下报纸避提名字》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曾薛霏

前副首相安华依布拉欣前天揭露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成本狂飙至马币46亿元丑闻的新内幕,指出前任交通部长林良实及现任交通部长陈广才曾越权签发“保证信”;不过,昨天的本地英文报章及马来文报章只字不提此事,而星洲媒体集团执行主席张晓卿控制的三家中文报章虽然以小篇幅报道此事,却绝口不提林良实、陈广才等其他国阵要员的名字。

除了张晓卿控制的《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及《光明日报》只字不提安华所揭露的人物外,盘踞北马的《光华日报》虽以较大篇幅报道此事,但也没有写出上述部长的名字。《东方日报》以最大篇幅此事,也整理出安华点名应调查的七人名单。


过去七、八年来,星洲媒体集团及张晓卿一直被视为亲近马华公会,尤其是林良实及黄家定;2001年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控股时,评论界普遍认为张晓卿慕后参与,后来马华公会更逐步将南洋报业股权脱售给张晓卿,后者终于在去年成为南洋报业的名正言顺的最大股东。

英文《太阳报》(theSun)昨天没有出版。其他英文报章《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星报》(The Star)及马来文报章《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则完全没有报道此事。

安华前天(12月19日)揭露,长林良实和陈广才(右图)曾于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之间,共为巴生自由贸易区签发了四封保证信给Kuala Dimensi旗下的四家子公司,包括Special Port Vehicle、Transshipment Megahub、Valid Ventures和Free Zone Capital ,宣称政府是巴生港口自贸区(Port Klang Free Zone)计划的财务担保人。信函的写法形同“保证信” (Letter of Guarantee)。

林良实也是马华公会前任总会长,而陈广才则是现任署理总会长。

约四百字低调报道

安华认为,林良实和陈广才越权发出“保证信”的作法,已导致政府必须予以某些方面“异常的好处”,以拯救交通部署下的巴生港务局(Port Klang Authority)。【点击:安华揭发巴生自贸区新内情 林良实陈广才越权发保证信】 《星洲日报》昨日在第9版右上角,以大约400字报道安华揭露巴生自贸区的滥权事件;该报道不具名指出“一位前内阁部长及一位现任内阁部长”先后发出一封及三封支持信违反了政府条例和程序,此外,报道中也没有提到有利益关系的政党领袖的名字(右图右)。

《中国报》A4版报道安华记者会,仅以“非担任财政部长职务的前任与现任内阁部长,以本身名义向有份投资自贸区计划的四间公司,发出担保信”,一概不提林良实、陈广才、Kuala Dimensi公司及旗下四家子公司的名字。不过也同样没有点出参与此计划的公司幕后董事,包括来自巫统、马华及国会议员等党要名字。(右图左)

《南洋商报》在A4版的报道也仅有大约400字,侧重在安华谈论的“资深律师游说晋升法官”司法丑闻短片一事,仅在报道尾端用一句话带过安华提到,巴生自贸区疑涉政府高官,安华吁请政府成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展开独立调查。

《光华日报》在A2版以较大的篇幅,详细地报道了巴生自贸区计划中设计的舞弊情况,仅提到参与有关计划的公司幕后董事,包括来自巫统、马华及国会议员等党要。《光华日报》也以“非担任财长职务的前任与现任内阁部长”来称呼两位交通部长,指两人以本身名义向有份投资自贸区计划的四间公司发出担保信,报道也没有提到公司名字。

《东方日报》最详尽报道

《东方日报》在A2版的报道,是所有中文报章中占最大篇幅及最详尽;报道直接提到,共发出四封支持信的人为前交通部长林良实和现任交通部长陈广才,而关系公司为Kuala Dimensi及其旗下四间公司,此外也提到七名安华认为必须深入调查的人,包括:



(一)巫统总财政阿都阿欣(Abdul Azim Mohd Zabidi) :2000年8月16日起任Wijaya Baru Global公司非执行主席及非执行董事;2003年7月19日起任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董事。

(二)马华公会亚罗士打区国会议员曹智雄:2004年4月9日至2007年7月12日期间任Wijaya Baru Global公司副主席;2007年4月19日起任巴生港务局主席。

(三)砂民进党民都鲁区国会议员张庆信:Wijaya Baru Global公司主要股东(32%);Wijaya Holdings有限公司主要股东(70%)。

(四)巫统雪兰莪州青年团副团长弗查:Wijaya Baru Global公司执行董事及副首席执行员。

(五)弗查岳父兼巫统大会常任主席翁依斯迈(Onn Ismail):前鲁姆岛发展合作社(Pulau Lumut Development Cooperative)公司主席。

(六)巫统加埔区会主席阿都拉曼巴列尔:现任鲁姆岛发展合作社主席;巴生自贸区事件土地交易时期任巴生港务局董事。

(七)巫统加埔区会署理主席阿都拉昔阿沙里:其律师楼拟定巴生港务局和Kuala Dimensi有限公司之间的发展合约。

【点击《东方日报》:安华声称掌握证据 “巴生自贸区有人舞弊”】


点击阅读全文

Sunday, December 23, 2007

[当今大马] 吁开放媒体聆听民意避免示威 达因指国阵应紧盯槟雪吉局势

以下文章《吁开放媒体聆听民意避免示威 达因指国阵应紧盯槟雪吉局势》转载自《当今大马》。

前财政部长敦达因(左图)指出,随着来届大选的逼近,国阵必须优先关注解决槟城、雪兰莪及吉打3个州的问题,并开放媒体平台以聆听人民的投诉。

《中国报》今日封面报道与达因的独家专访,对当今的政治、经济、族群及社会等局势与问题作出分析。

他指出,雪州是全国发展最蓬勃的州属,其中层阶级人民对政府的政策和决策有投诉,油价和通胀压力是其中两项课题;而槟城几乎一直都是典型的政治重镇,该州的政治最活跃,令政府的决策受到严格审判。

“政府必须正视人民的投诉,人民会评估政府的整体表现,何况大选近在眉睫。”

除了槟雪吉三州,这名曾两度受委进入内阁担任财政部长的达因,也认为国阵必须关注登嘉楼和东马两州的政治局势。

反对党从来不团结有利国阵

虽然如此,达因说,国阵拥有一个最大与有利的优势,即反对党从来不曾团结,事实上要让他们团结在一起,也不容易。

“反对党也知道他们无法赢得国会,索性从州政权下手,尤其是管理上较弱势的州属,包括用许多伎俩如示威来取得州政权。”

他表示,国阵必须谨慎观察和留意人民在大选前所吹的“风向”,人民代议士必须时时刻刻聆听选民的心声和巡视选区,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以便争取选民的支持。

达因说,国阵在上届全国大选取得压倒性胜利,如果国阵这次能落实上次大选的竞选宣言,人民将继续支持国阵。

街头示威干扰治安影响外资

针对最近在首都连续举行的两场万人大集会,达因认为,政府应为人民提供发表他们心声的管道,包括开放主流媒体的平台,避免人民走上街头示威。

“媒体是最好的平台,向来媒体都会接获人民的投诉信函,媒体应辟设更多论坛栏;我已提出这建议多年,1996年,我投稿到《马来西亚前锋报》,建议我国必须拓展辩论文化。”

他强调,媒体不可有所偏袒,让人民的意愿无法发泄,人民会一直被压抑。事实上,人民发泄他们的心声,并不会危害社会。

“平时就听取人民的心声,远比情况失控时才来关注好。人民有合理的看法才是诚实的思想家。修饰过的文字不可能演变成冲突,或要动用内安法令。”

他批评说,自从1998年烈火莫息运动爆发以后,国内各地开始出现示威行动,而最近公平与干净选举联盟以及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所号召的大集会,更已影响外资及导致外国游客却步。

他指出,外国电视台大肆报导示威活动,已对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人民应该知道,无论发生甚么问题,都不应通过街头示威解决。这不是我们的文化。他们不应把街头当成自己的平台,严重威胁和干扰公共治安与秩序。”

身为前财长的达因也为备受争议的新经济政策背书,他强调,新经济政策旨在协助贫穷一族,而且不分种族。

土著股权论不应与股市混淆

他也认为,土著30%股权的争论不该与股市混为一谈,这是必须获得厘清的。

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旗下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于2006年2月,发表《企业股权分配:过往的趋势与未来的政策》报告,引述2005年9月大马股票交易所的数据,指当时土著股权已经达到大约45%的水平。有关报告引起极大的争议,首相署经济策划组较后更发布数据,指土著股权只有18.9%。

敦达因语重心长指出,一旦人民受教育,便能走出现股权争议的困境,继依靠自己的能力过活,到时有钱投资或与股市则是另一回事。

尽管马股市今年表现亮丽,综合指数成功缔结新高历史水平,达因却认为,股市不该是我国经济表现指标,更遑论土著股权有否达到30%的争议。他指出,表现标青的仅是综指成员股,其余股项表现并未向前者看齐。


点击阅读全文

[当今大马] 天主教会《先驱报》准证遭刁难 佐哈里:不准使用“阿拉”字眼

以下文章《天主教会《先驱报》准证遭刁难 佐哈里:不准使用“阿拉”字眼》转载自《当今大马》。

国内安全部副部长佐哈里(右图)证实,天主教会周报《先驱报》(Herald)的出版准证仍未获更新,是因为其马来文版文章曾使用“阿拉”(Allah)的字眼。

佐哈里指出,“阿拉”字眼只被允许在回教范畴内使用,其他宗教一概不许使用。

根据教会消息透露,由于《先驱报》的马来文版曾使用意指“上苍”的“阿拉”字眼,结果引起政府的不悦。据悉,国安部要求《先驱报》取消其马来文版,才能够获得更新准证。

被询及为何国安部向《先驱报》制定这项新条例时,佐哈里告诉《当今大马》说,这是为了避免引起人们的混淆。

不清楚下令取消马来文版

不过,他不清楚该部是否曾下令《先驱报》取消其马来文版,并且表示必须询问其官员。

“我不清楚。我必须再检查。据我所知,他们使用‘阿拉’字眼,我们不允许这么做。”

“只有穆斯林可以使用‘阿拉’,这是一个穆斯林的字眼,它来自阿拉伯文。我们不允许其他宗教使用这个字眼,因为这会引起混淆。”

“我们不允许非穆斯林刊物使用‘阿拉’的字眼。除了穆斯林之外,没有人可以使用。天主教会的刊物使用‘阿拉’字眼,这是不对的。”

他表示,其他刊物如佛教徒杂志,在提及“上苍”时并未使用“阿拉”的字眼。

“《先驱报》可以使用其他字眼,但不可以用‘阿拉’。这会使人家混淆。”

他说,他是在该部出版组官员提呈报告后才获知此事,因此他才做出有关决定。

衣物不可印“阿拉”字眼

他继称,“阿拉”的字眼也不被允许印刷在T恤或其它衣物上,国安部曾向触犯者发出了警告。

《先驱报》共有4种语文版本——英文、马来文、华文和淡米尔文,其发行量约1万2千份,主要是为天主教徒报道各种新闻和资讯。《先驱报》由吉隆坡总教区牧民中心(Archdiocesan Pastoral Centre)所出版。

出版准证即将在两周后到期的《先驱报》,之前曾因为其文章触及一些宗教与政治课题,遭到当局书面警告。

最近《先驱报》在封面报道吉隆坡发生的两场大集会,即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和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的集会。然而国内安全部却指示各大报章,低调报道这两场集会的新闻。

在回教范畴以外使用“阿拉”字眼的课题,曾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4年前,伊班文的圣经就是因为所使用的上帝字眼,与回教字眼相近而一度面对遭禁的命运。

伊班文圣经所用的上帝字眼是Allah Taala,回教的可兰经则是使用Allah的字眼。不过,在受到基督教徒群体的抗议后,政府最终决定撤消有关的禁令。


点击阅读全文

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当今大马] 钳制新闻自由丑闻又一宗:疑马来文亚拉字眼抵触回教 天主教周报更新准证遭刁难

以下文章《疑马来文亚拉字眼抵触回教 天主教周报更新准证遭刁难》转载自《当今大马》。

天主教会的周报——《先驱》(Herald) 正面对更新年度出版准证的问题。据悉,当局是不满《先驱》周报的马来文版被指曾出现“亚拉”(Allah)字眼抵触回教。

根据教会的消息透露,由于《先驱》周报的马来文版曾使用意指“上苍”的“亚拉”字眼,引起政府的不满。

在回教范畴以外使用“亚拉”的字眼,曾在我国引起轩然大波。4年前,伊班文圣经曾被禁,因为其使用的上帝字眼与回教所用的相似。

伊班文圣经所用的上帝字眼是Allah Taala,回教所用的可兰经则用Allah。不过,在受到基督教徒群体的抗议后,政府最终决定撤消禁令。

曾刊宗教政治课题遭警告

《先驱》周报共有4种语文版本——英文、马来文、华文和淡米尔文,其发行量约1万2千份,主要为天主教徒报道各种新闻和资讯。

出版准证即将在两周后到期的《先驱》周报,之前曾因为文章触及一些宗教与政治课题,遭到当局书面警告。

最近,《先驱》周报在封面报道吉隆坡发生的两场大集会,即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和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的集会。国内安全部曾指示各大报章,低调处理这两场集会的新闻。

国安部命令取消马来文版

国会反对党领袖林吉祥昨日也发表文告,指国安部要求《先驱》周报取消其马来文版,才能够获得更新准证。一个熟悉《先驱》周报的人士,也证实了这个消息。

林吉祥指出,比起前4任首相,即东姑阿都拉曼丶敦拉萨丶敦胡先翁及敦马哈迪掌权期间,首相阿都拉上任4年後,宗教相极化问题最严重。


点击阅读全文

Monday, December 17, 2007

[卡迪尔嘉欣 . 政商天空] 内安法令大逮捕行动

以下文章《内安法令大逮捕行动》转载自《东方日报新闻网》。

※卡迪尔嘉欣(Kadir Jasin;前《每日新闻》总编辑)

新加坡《海峡时报》特约记者问我,现在的安全局势是否使我想起1987年茅草行动,我的答案「是」。从数个重要观点来看,今天的处境与趋向当时声名狼藉的茅草行动雷同。

我也告诉她,我记得513事件。当时,我22岁,等着首份工作的面试。我应该于5月20日出席位于吉隆坡的官方新闻机构《马新社》面试。由于发生血腥暴乱,面试被取消了。

当我最后成功在6月初面试时,武装人员驻守位于敦拉萨路(前名CircularRoad)的马新社办公室,而吉隆坡相似曼谷和马尼拉发生政变后的景象──到处可以看到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士兵。

当我在6月中开始上班时,从我位于甘榜班丹的非法屋去思士路,经过金马律路再转进甘榜峇鲁,然后来到敦拉萨路的路程,好像要用一辈子才走得完。

有关会发生更多种族冲突的谣言,让人们躲在回教堂、教堂和神庙。处于备战的秋杰路地区商店店主,迅速搬走店内的东西。

马来人须多次载来整罗里的榴梿,而前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更须出席无数次,由不同种族参与的「榴梿派对」,来让华人相信,马来人不会在华人喜爱的榴梿里下毒来杀害他们。

如果华人不再吃所喜爱的榴梿,马来人的榴梿便卖不出去。

作为一个新记者,我被派去跟着资深同事报道「榴梿派对」活动。人民爱戴的吉打州王子称自己为「全世界最快乐的首相」,因为他让看死他的人大跌眼镜,多元种族和宗教的大马,成功在英国离开后继续生存和繁荣。

但是,他的快乐很短暂。不均衡发展和财富分配不均衡,在1967年规定马来文为国语和教育媒介语,把大马导入更回教化,已使各种族之间的不信任感上升。

焚烧店屋,特别是华裔的店屋、汽车和巴士,使1969年的吉隆坡看似今天的耶路撒冷、贝鲁特、摩加迪休、伊斯兰马巴德和孟买,死亡和破坏成为生活的常事。

513事件后,国阵取代联盟,新经济政策诞生,以解决种族与经济不均衡问题。

对今天的新生代来说,513事件只不过是粗言与纳尼亚传奇(The Chroniclesof Narnia)的混合物。讨论这个血腥事件被列为禁忌。

谨慎处理煽动性言论

当1987年茅草行动开始时,我又适逢其时。我是《每日新闻》的前总编辑。在看到巫青团在甘榜峇鲁TPCA体育馆率领的反示威行动,所发表具有煽动性言论和布条的照片后,我拒绝让这些言论或照片见天日。

我告诉他们,我宁愿被指责或抨击自我审查,也不愿进一步煽动社会的怒火。106人被当局援引英国时代留下,但大马化的内安法令逮捕了。

他们包括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吉祥、国民醒觉运动主席詹德拉慕查法、行动党副主席加巴星、回教党青年团长哈林、巫统巴西马国会议员依布拉欣阿里、巫统青年教育主任莫哈末法米。非政府组织包括董教总主席林晃昇和民权委员会宣传主任柯嘉逊。但是,当时的巫青团团长纳吉,却置身在内安法令大逮捕之外,成为一个谜点。

三家报馆包括《星报》、《星洲日报》和马来独立报《Watan》因被指责煽动仇恨,其印刷执照被冻结。

《星报》在5个月后以马华拥有的姿态再次出版。《星洲日报》在华社课题不再刺耳了,但更加煽情。《Watan》消失掉了,成为国内安全部和软弱的马来经济受害者。

谢谢后来蓬勃发展的经济,《星报》成为最赚钱和最大型的英文报章,《星洲日报》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章。

好像513事件般,社会课题促成茅草行动。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是无害的,只是辩论政府解决国民型学校缺乏教师的建议。当时的情况是,教育部派不谙华语的教师到国民型学校当高级助理。

那些长久以来对政府决定产生怀疑的华教人士,反对这个建议。他们在董教总的旗帜下提出这个课题。很快的,华团如大会堂、商会和宗乡亲组织,胁迫马华给予政治支持。马青总团长李金狮接受委讬和提供政治支持。这迫使华基反对党,主要是行动党参与其中。

当马华,特别是马青在国阵的名义下被迫投降后,行动党骑劫了议题,然后与巫统爆发各种各样煽动性文字战。

董教总于1987年10月11日在天后宫附近的海南会馆,举办一场2000人出席的集会,而出席的华裔政治人物,发表种族挑衅言论,激起了巫裔的怒火。当时在拿督斯里纳吉领导下的巫青团,则在甘榜峇鲁TPCA体育馆,举办一场1万人出席的大集会作为反应。随着就举行第41届巫统党庆。

然后,出乎意料的和与政治表演无关的,认真和故作姿态的行为粉墨登场,一名不满和精神错乱的马来士兵,阿当列兵决定离开乌鲁近打兵营去吉隆坡,他选择秋杰地区表现其「蓝保」行动。

他指责其兄弟遭受王室暴力欺负而产生不满,他在蚬牌油站开枪射击。3名旁观者被枪击。当新闻传到我手中时,我告诉编辑说:「如果是马来人死,这是由一名疯狂士兵造成的。如果是华人死,这是种族事件。」结果死的是一名马来人。

前内安法令被扣留者沙阿里孙基于今年12月8日在《当今大马》说,当局为援引内安法令对付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领袖铺路。全国警察总长丹斯里慕沙哈山,指责该组织与恐怖组织有联系。

曾于2001年与其他9名亲安华人士遭内安法令逮捕的沙阿里说,现在讯号与指标,与当年烈火莫熄年代的大逮捕雷同。

他说:「他们在当时指责我们使用莫罗托夫汽油弹和榴弹发射器,并与恐怖组织有联系,以颠覆政府。这是一个迄今还未证实的指责。」

再者,随着全国警察总长的谈话后,巫青团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强烈要求若证实有关指责是真的,就援引内安法令。他说,政府必须对示威行动进行全面的调查,特别是有关企图使用暴力和设立遊击队的计划。

最严重的警告来自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他在12月7日出版的《亚洲华尔街》说:「在所有民主国家,抗议的权利是最基本的,但这个权利必须与尊重公共安全秩序相辅相成。」

「大马法律规定凡是遊行或示威都必须获得警察的批准。如果示威者没有寻求获得批准,那警察必须履行职责执法和维护公共安全。」

「在履行职责时,警方必须在示威者权利和大马人民的安全和保安取得平衡。这不容易作出决定。」

也是国内安全部长的首相,是否准备让人民,包括他的外国朋友和盟友相信,使用内安法令是必须、不可避免和紧急的?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 编按:警方已在周四后引内安法令,扣留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的5名领袖)


点击阅读全文

Thursday, December 13, 2007

[马华议员评论街头示威] 跨出一步的勇气

以下文章《跨出一步的勇气》转载自《星洲互动》。

※颜炳寿(马青总团法律局主任)

数位在外国工作的朋友,在电邮中都对国内紧张的局势表示关注或不解。然而,无论是在首都的商场大街小巷,还是回到选区城市里,市民的生活作息一如往昔,人潮依旧,并无显着的紧张迹象。

绝大部分的我们,都是在集会需要警方准证的思想灌输下成长的,大家早已习以为常;因而甚少人质疑为什么集会需要准证?

众所周知的是在70与80年代,申请集会准证是相对困难的。且不说政治性集会,算是舞狮舞龙等文化表演,或是宗教普渡酬神庆典,虽说不上被阻止,但都面对繁文缛节的困扰。

90年代过后,不仅各族群文化表演遊行庆典频繁,甚至官方承担经费的各族群文化佳节活动比比皆是。宗教大法会及宗教性质的集会遊行庆典已不再是敏感性活动。警方封路、疏导交通,利便相关活动,也屡见不鲜。

同样的,政治集会也有明显的松绑迹象。例如反战、反侵略、反西方霸权、反亵渎先知漫画等国际性课题的集会,朝野政党与非官方组织皆踊跃举办与参与;警方亦欣然发出准证,甚至拔刀相助,让一些个人政治秀能全情演出并圆满结束。

唯独令人不解的是,举凡牵涉到评议政府政策及国家体制弊端等国内课题的集会,仍让警方如临大敌,神经线紧绷,并采取不同准绳的集会管理。

当然,不同性质的集会,警方在国内安全及社会秩序的职责要求下,自然会有不同的考量。然而,若警方因此而预先设定立场,认为此类集会都会干扰社会秩序,那或许低估了国民对政党政治与社会议题的认识及判断能力。

警方职是之故,在其专业判断上趋向保守与谨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国会授予警方的仅是管理和平集会的权力,它不能够超越宪法保障的国民和平集会权利。过份压制和平集会的作法只能适得其反,抬举反对党联盟的同时,也硬把一些非官方组织推向反对党联盟的怀抱。

有治国50年成就的国阵政府,尽管仍有改善进步的空间,但也无需缺乏自信,担忧在野党的挑衅。在野党缺乏共同政纲及治国理念的权宜性结盟,是否有能力治理国家,国民自有能力判断。

让和平集会者通过适当的纠察、抗议、遊行示威以抒发不满及发表异议,有助于缓解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是先进民主发达国家司空见惯的社会政治行为。为政者可藉此聆听民意,通过立法与行政措施,消除矛盾,解决问题。任何诉诸于暴力的作法,无论是集会示威者或是过份执法的执法单位成员,都是干扰社会秩序的祸首,将为热爱和平的国民所不齿。趁机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的领袖亦会让国民所唾弃。

当然,要真正落实与贯彻宪法和平集会的权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有赖于思想灌输及为政者的政治意愿。国民和平集会思想若尚未成熟,那是上一代为政者政治教育的缺憾。若我们不愿成为下一代反面教材的典范,或许我们该提起勇气,大胆的跨出一步。


点击阅读全文

[滾滾黃潮文章系列4] 致给厌恶游行集会的你

以下文章《致给厌恶游行集会的你》转载自《当今大马》。

※郭史光庆(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委员)

上个月在首都爆发的两场街头游行集会--10日的选举改革大集会与25日的兴都权益大集会,让许多精神衰弱的人士感到惶恐不安。执政党领袖的警告恐吓,再加上主流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和渲染,更让他们对这类“非法集会”深恶痛觉。

另一些居住在吉隆坡与周边地区的人士,则因为警方在所有进入吉隆坡市区的主要公路设立路障,结果被困在车龙里长达数个小时,不知道诅咒了这些集会者多少次,对集会咬牙切齿的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是否有想过,这不正好就是当权者要“灌输”给你的感觉与想法吗?目的就是转移集会所要带出的议题,制造公众对集会的偏见甚至是厌恶,营造舆论来谴责集会者,好让它无须回应集会者所提出的要求。

抹黑集会动机逃避诉求

先从集会群众的角度来看,几万人从全国各地舟车劳顿,挤到吉隆坡来参与集会,难道只是为了借用镇暴队的水炮洗一洗澡,嗅一嗅刺鼻难受的催泪弹?因此首先必须 认清楚集会的诉求:干净及公正选举联盟(公选盟)发动的“黄潮”集会,要求改革百病丛生的选举制度;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Hindraf)则要求民族平 等。

再从当权者的视角出发,世界上没有任何政府愿意看到人民走上街头控诉对它的不满,但若还是不幸发生了,基本上它拥有两项选择:一是迅速正视人民的怨气,马上着手研究解决问题;二是逃避问题,手段包括以种种借口敷衍塞责、抹黑集会者的动机,甚至以武力与恶法恐吓逮捕集会者。

最不幸的是,马来西亚政府选择了后者,首先是通过受控制的主流媒体日夜宣传,把这几万人描绘成一群毫无主见,只会让反对党“煽动”的流氓暴民,不仅具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而且还与海外恐怖组织有联系。

然而,主流媒体没有让你知道,在选举改革大集会中,公选盟安排数千名身穿红衣的自愿纠察人员指示群众游行路线,并与交警一起指挥交通;是他们在警员与集会群众之间组成一道红色人墙,避免双方发生肢体冲突;是他们在大集会结束后,捡起遗留在公路上的垃圾。

主流媒体也没有让你知道,在兴都权益大集会中,印裔集会者高举“我们是和平的,警察不要粗暴”的布条,迎向无情的镇暴队水炮车;集会者挂着印度圣雄甘地的肖像,不断向记者强调他们进行的是非暴力抗争。

每场集会最后都会乱?

在去年柔州大水灾期间飞到澳洲为弟弟的餐厅开幕,狠心弃灾民于水深火热不顾的首相阿都拉,在巫统大会上大言不惭断言“集会都以不愉快的结局收场”,让许多人捧为真言。

暂且不论阿都拉的历史常识零蛋、数典忘祖,忘了巫统创党人翁嘉化在1946年带头上街示威反对英国的“马来亚联邦计划”,不仅没有“以不愉快的结局收场”,反而促成了马来亚的独立;纵观近两年来的示威游行只要没有受到警方的干扰,都能够在和平的情况下完成。

回教党在去年2月与7月,同样在吉隆坡市中心号召的两场游行集会—抗议丹麦报章刊登亵渎回教先知漫画,以及反对美国国务卿赖斯到访,参与者都超过万人,但是警方没有祭出水炮和催泪弹,反而发出集会准证,集会群众也在和平的情况下完成游行。

选举改革大集会当天,从国家回教堂和崇光百货购物中心(Sogo)游行至国家皇宫的数万群众,在没有警方的干扰下,也井然有序地游行数公里,同样不见骚乱。只有聚集在印度回教堂的群众,受到水炮和催泪弹攻击后才乱成一团。

然而主流媒体却选择“忽略”一项重要事实,即镇暴队是在毫无预警下向和平聚集在印度回教堂四周的集会群众发射水炮与催泪弹,导致人群四处窜逃躲避,结果被晚间新闻扭曲成“集会骚乱”的画面。

集会出现骚乱暴力的原因在哪里?难道集会者真有那么愚蠢,会在众多记者和摄影机前故意制造骚乱,好让主流媒体正中下怀,来将他们描绘成暴民吗?答案你我心知肚明。

这时你可能会说,就算游行集会能够和平结束,但那顶多是巫裔与印裔的方式,华社向来都反对激进的街头示威。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除了1969年之前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街头示威,华社在80年代的“合作社风暴”与“红泥山反辐射”运动中,都曾毅然上街与镇暴队对峙。

谁说会引起种族暴动?

另一些迷信官方历史所谓的“教训”,在当权者不断宣传恐吓之下,相信游行集会将引发513种族暴动的人士可能会理直气壮反驳,“当初就是因为华基反对党上街游行庆祝选举胜利,才遭致马来人的报复,最后演变成种族暴动”。

至今这起历史悲剧的真相依然锁在重重黑幕之中,然而,随着英国公共档案局的文件解密,新纪元院长柯嘉逊博士根据这些文件推论出另一个事件版本,即513暴动是一场有心人在幕后精心策划,以推翻当时的首相东故阿都拉曼的政变

除了柯嘉逊,我们再参考一名前巫统政治幕僚的亲身经历。曾担任两任首相拉萨和马哈迪的新闻秘书,在513事件爆发期间出任巫青团领袖的阿末慕斯达法(Ahmad Mustapha Hassan)就亲眼目睹,马来暴徒在当时使用的武器,早已藏在雪州大臣哈伦的住家。

他在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这么说,“我想这是事先策划好的......他们认为可能会有问题,所以最好事先准备”。

赛车?还不是警察惹的祸

好吧!姑且相信游行集会与种族暴动不能相提并论,但是集会却让你困在车龙里数个小时,让大多数人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冤有头,债有主”,究竟是集会群众游行还是警方设立的路障造成全城大塞车?若警方负责维持交通,让集会者列队慢慢游行至皇宫,再让出一片空地来给人 群聚集,会有那么严重的交通阻塞吗?不要忘了政府领袖同样在今年多次大肆封路搞独立庆典,让驾车一族头痛不已,美其名是庆祝独立50周年,实际上还不是浪 费公币自我歌功颂德一番。

在上个月的两场集会中,警方的路障是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故意设立,然后再把问题归咎予集会主办者,最终目的就是要制造公众对集会的厌恶,再次灌输你“集会不是我们的文化”。

你我天天都在吃摇头丸

最后,你或许还是会说,集会管我啥事,为什么要我承受池鱼之殃?

这就要看看选举改革大集会所提出的4项要求:使用不褪色墨水以杜绝重复投票的舞弊现象;确保选民册准确干净,没有“死而复生”的选民或“幽灵选民”;废除投票过程不透明的邮寄选票;以及让所有政党有机会公平使用媒体。

暂且不论前3项,我认为最后一项最为重要。如果你希望媒体天天高喊“我国大道收费最廉宜”,却不报道民间要求政府公开大道合约的声音;如果你希望媒体只解 释调高油价30仙是因为国际油价狂飙,却不追问国油每年倍增的钱去了哪里;如果你希望媒体不断重复指阿都拉有大耳朵愿意听真话,却不问为什么身为首相的他 在柔佛大水灾期间飞到澳洲为弟弟的餐厅开幕......

那你真的应该大力反对游行集会,因为你是如此渴望媒体为你洗脑,恨不得无时无刻对当权者感恩效忠加崇拜。

写了那么多只想告诉你,尽信政府和主流媒体的说辞,未必真的可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这个当权者可以直接操纵媒体的国度里,新闻专业就像是一名在电视台工作的同行所形容般,“我们每天都在为人民喂食摇头丸”,好让人民沉醉在幻想中,任由当权者任意收编宰割!

编按:滾滾黃潮文章系列是由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 (WAMI)組稿


点击阅读全文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07

[滾滾黃潮文章系列3] 闲话黄潮一二事

以下文章《闲话黄潮一二事》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蔡依霖(动力青年活动协调人)

2007年11月10日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号召万人集会,从独立广场游行到皇宫呈交备忘录。为了显示群众的支持力量,主办当局呼吁出席者穿上黄色衬衫,或者佩戴任何黄色饰物。黄色成为当天要求选举改革的代号。

11月10日前,这是个叫人期待的集会。政府在集会前几天,就通过媒体“警告”大众这是非法集会,出席者将受对付。大家纷纷期待着这一场集会究竟有多少能耐,在政府布下天罗地网,到处设路障,媒体连续几天重点用“非法集会”大标题来报道,还有多少人会出席当天的游行?

热切期待下一场黄色聚会

11月10日后,这更是个让人留下许多期待的集会。警方集体总动员,派出了4000名警察看守吉隆坡首都,出动了直升机,水炮车,催泪弹,还有全副武装的镇暴队。但是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城市。黄色挤满了街道,雨水似乎并没有熄灭群众心中的那把火。

或许是群众的力量,让个人单薄的力量找到了聚合点,大家反而越走越起劲,风雨无阻。我想,集体面对的经验战胜了个人的恐惧。在黄色的人龙里,虽然你和我并不认识,大家心中却有着共同的一个目标。大家热切期待着,下一场的黄色聚会,会在什么时候?曾经见面的你和我,会否再碰见?改革的声音被听见了吗?

有些记忆想要刻意地被扭曲或遗忘,却似乎记得更清晰。报纸电台一再一再强调“示威不是我们的文化”,无形中却免费地让“示威”占据了所有的新闻版位。我对“示威是不是我们的文化”没有什么太大兴趣,曾经不也有一段时间兴起讨论“马来西亚人”文化吗?文化这种东西定义见仁见智,各自说文化,各说各话,结果说来说去理不出个所以然。

示威背后有理性的原动力

我反倒是认为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迫切应该讨论的,不是讨论到底示威是谁的文化,而是在于“为什么示威?”,“为什么冒着被对付的风险,却还是集体上街?”。上街或许是感性的号召,但支撑着人们走上街头的,除了情绪上的宣泄,背后必然有理性的原动力。

从这个脉络思考,我们或许能比较客观看待黄潮背后的关键问题。早在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号召万人集会之前,由律师公会带领的2000人“公正之行”的過程中,安美嘉主席那句“Enough is enough”就赢得了如雷掌声。



林甘影片敲醒了司法界的警钟,原本最不可能示威的律师们加入了游行的阵容。虽然被雨淋得像落汤鸡有点狼狈,但那股坚守对公正的追求,卻让人肃然起敬。事后跟几位年轻律师谈起,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参与而骄傲。虽然司法改革路漫漫,但“公正之行”已经成功打了强心剂,在制度问题千疮百孔的窘境里,给大家帶來了一丝丝希望。

黄色起义提供选举改革想象

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的黄色起义,同样的也提供了一个对国家选举改革的想象。多少年的压抑,恐惧,不满,不爽,期盼改变的意志,在11月10日,使大家一起上街,用集体的行动赶走讨人厌的无力感。也用大家一起上街的信念,召唤对民主公平选举的理想。让历史记住这一天黄色的吉隆坡,更要记住,多少颗渴望看到改变的心,踩着被雨水淋湿的柏油路,一心一意为了选举改革。

原本是集会地点的独立广场,一早就已被封锁了。主办当局分别带领群众,从4个不同的集合地点走向皇宫。值得一提的是,身穿红衣的Unit Amal 挡在镇暴队前当人墙,形成“红护黄”的经典画面。策划一场万人集会,要如何确保大家的安全,如何发号司令,如何面对重重关卡,进而成功地完成呈交备忘录的目标,这些绝对是考验主办当局的机智及智慧。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结合了所有反对党及超过60个公民社会组织,大家站在同一阵线,形成了强而有力的阵容。续替代阵线解散过后,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成功把所有团体聚集在一起,其隐藏的力量,正在慢慢发酵。

集会结束后,“HIDUP RAKYAT! BERSIHKAN PILIHANRAYA”的口号声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却是“JANGAN BUANG SAMPAH DI MERATA TEMPAT”,“JAGA KEBERSIHAN”, “KITA DARI BERSIH,MESTI JAGA BERSIH”的口号声。想不到,BERSIH除了做干净选举,地方清洁也要插上一脚。为了不要让官方有机会说“集会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的借口,示威者都要确保集会地点的清洁,搞不好,就是因为这场示威过后,吉隆坡变得更清洁,更美观也说不定。

真真尽一份力展现民主意志

有人说,纯粹发泄情绪改变不了什么,非法大集会都是反对党的主使,示威影响了经济发展,再加上集会没有得到准证,这是非法集会等等。

我当然知道发泄情绪不能马上带来改变,但是如果你觉得你可以继续忍着,压抑着心中的不满而毫无所谓;如果你觉得示威者都是笨蛋,甘愿冒着危险被反对党利用还是义无反顾;如果你觉得没有示威,经济就会发展蓬勃,欣欣向荣;如果你已忘记了宪法里保障了集会自由的权利,而觉得集会就是非法的。

那么,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当然无话可说。

如果不是,我希望你也跟我一样,期待着改变终会到来。重要的是,我们不只期盼,而是真真实实尽一份力,因为在黄色的要求改革声中,我们已向世人展示我们的民主意志。

编按:滾滾黃潮文章系列是由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 (WAMI)組稿


点击阅读全文

[滾滾黃潮文章系列2] 国家主人示威也有错吗?

以下文章《国家主人示威也有错吗》转载自《当今大马》。

作者:李凯伦(动力青年召集人、亚洲学生协会秘书处成员)

最近大家的话题不外都是围绕着两个主要的游行。除了十一月十日的黄潮万人大游行,另一令人更意外的便是十一月二十五日的兴都权益大集会。全国上下的焦点顿时转移到这两场游行示威,但大家却忽略了集会示威所提出的诉求,反而在讨论是否应该允许集会游行的举行。

这些集会给人一种“久旱逢甘露”的感觉。从前副首相被开除时期,所号召的烈火末熄运动的游行示威之后,大马“运动”界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佳作。然而,这次的 黄潮游行与兴都权益大集会,似乎给反对运动注入一剂兴奋剂,就连首相都断言将运用《内安法令》来逮捕任何组织或者参与示威游行的活动。

许多主流媒体甚至官方宣传机关都纷纷避开报导游行示威的实况,反而特别强调政府的言论,说什么示威并不是我们的文化。有者甚至指责示威游行破坏社会秩序, 甚至造成市民、小贩和商家很多不便,影响他们的收入。什么时候政府变成如此体恤人民找生活的痛苦?政府的政策又为人民带来哪些好处?政府的决定有哪一些是 受到人民的热烈响应?

当这个社会处于缺乏辩论与讨论空间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各说各,完全没有对话的可能性。万人黄潮游行的主办单位(Bersih)要求选举改革,当权者却运用 警察来阻止群众游行呈交备忘录。民众现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为什么媒体只是强调交通阻塞、生意受影响、公共交通无法正常操作等问题?

说到底,政府是在混淆群众。由于群众缺乏对示威游行的认识,加上对民主人权与自由的认识非常片面,政府这样的似是而非,黑白颠倒的言论,还真的让人以为示威游行将会影响其他人的生活秩序,破坏普罗大众的生计。

打压人民权利才是大马的文化?

事实是不是这样?难道已经可以上太空的马来西亚人还不够成熟吗?难道我们连对一场示威都无法用文明的方式去处理吗?还是示威游行已经变成洪水猛兽?还是示威 游行比起国内治安问题来得更加严重?为什么政府需要动用这么多的警力去打压与镇压示威人士?我相信,如果警察可以把全副精神放在打击犯罪,相信更可以获得 更多的掌声!

如果示威不是我们的文化?那么又是谁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是不是打压人民表达声音的权利才是马来西亚的文化?为什么不能把游行示威看成是像走街购物般的嘉年华式活动呢?示威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它本来就是一种基本人权,并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西方国家的奢侈玩意儿。

与其在咖啡店埋怨不如当家作主

马来西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只是暂时把部分的权力交给政府去为我们管理我们的国家。这种协议绝对不是毫无条件或者是一张空白支票, 让获选的政府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反过来欺负打压人民。民主绝对不只是五年投一次票,更重要的是在这五年期间,人民要有管道向政府表达不满,也可以对政府投 下不信任票。

因此,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一天?与其坐在咖啡店埋怨或者抱着犬儒的态度,为什么就不能把它变成一种突显人民的主体性,站出来要求 公平、自由与廉洁的选举呢?50年来,我们到底有做过什么可以让历史值得记载的事情?其实这种行动更能显示一个国家的成熟与民主成绩。大马独立50年,为 什么还是这么没自信?

示威游行也是群众运动的动员方式之一,也是辅助议会斗争的管道。透过这样的动员,社会可以让民间组织与个人有机会参与整个国家的建设。试想想,当你看到各 族人民,不分年龄阶层,大家纷纷站出来表达自己对公平、自由与廉洁选举的要求,这不就是大马独立50年后的民族自信的象征吗?我们应该庆祝这是人民当家作 主的一天。

有鉴于此,警察与其全副武装的阻止集会,不如集中精神投入维持集会的和平与秩序的工作。一味阻止群众进行和平集会的自由,不只没有建设性,反而导致各种不 必要的麻烦。难道警察没有能力像庆祝国庆日般的维持秩序吗?到底他们是有什么难处?为什么要让自己沦为执政党的囊中物?难道就不能秉持中立的角色,尽能力 的去保护人民?

上街吃饱没事做VS否定症候群

政府是不是更应该痛定思过,检讨自己的政策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人家会反对?难道人家上街都是吃饱没事做吗?政府不应该陷入“否定症候群”的行列!与其 通过各种打压,不如学习如何接纳不同的意见,积极的推动各种制度上的革新。如果连这种基本的情怀与能力都没有,那么要如何面对更加艰巨的治国挑战?

在这一次的滚滚黄潮,对于一些政府官员与主流媒体的偏见报导甚至封杀,我感到失望。由于媒体封锁,很多群众特别是吉隆坡以外的都无法接触这方面的资讯,更不用说到底社会有没有在这次的群众运动中建立一个公共的论述。

写文章回应是一项积极正面的面对各种谬论的宣传。我相信,有许多参与者都会答应投稿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不一定是一种论述,但是至少鼓励每一个人去思考与 整理自己的思绪,这次黄潮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我相信也更期待,很多投稿的人都会是当天,或者是将来会出席黄潮示威游行的一分子。

是时候年轻人记录自己的看法、经验与感想。不要再等待了,勇于表达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可以被听见,马上把你的想法写下然后寄给我们。

编按:滾滾黃潮文章系列是由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 (WAMI)組稿 


点击阅读全文

Monday, December 10,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政党占印刷媒体半壁江山 张晓卿成印刷媒体大赢家

以下文章《政党占印刷媒体半壁江山 张晓卿成印刷媒体大赢家》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陈子莹

马来西亚中文报章傲视国内其他语文报章,稳占国内整个日报市场的首位,而张晓卿控制的星洲媒体集团也成了大赢家,占了整个市场的33%报份,独占鳌头。(见图表一)

图表一:西马日报销量(以公司分类)



紧接下来,有巫统间接控制的新海峡时报集团,凭着旗下四份畅销的报纸:《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大都会日报》(Harian Metro)、《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马来邮报》(The Malay Mail),赢得了市场25%份额。

马华公会控制的英文《星报》(The Star)及巫统控制的马来前锋报集团(Kumpulan Utusan),同样占了市场的12%;而出版《太阳报》(theSun)及《The Edge》财经周刊的资讯枢纽(Nexnews)则排在第五位,占11%市场份额。中文日报《东方日报》及《光华日报》,两者共占市场份额7%。

政党占半壁江山

以西马半岛的集团报份分布图看来,由政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媒体集团,控制了我国绝大部分的日报市场,新海峡时报集团、马来前锋报集团及星报出版的市场份额,合计高达49%。

若以个别商人所控制的媒体集团而言,张晓卿肯定是个大赢家,他所控制的星洲媒体集团及南洋报业控股,结合了国内四大中文日报:《星洲日报》、《中国报》、《光明日报》及《南洋商报》,而旗下《星洲日报》是销量最高的中文日报,在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的发行量是33万6401份。

此外,资讯枢纽是由华裔企业家童贵旺和陈志远控制,原为上市公司,早前宣布了全面献购活动,并会进行私有化计划。其他两家半岛中文报章则分别由已故富商骆文秀家族的文秀私人有限公司(Boon Siew Sdn Bhd)及砂拉越已故富商刘会干的启德行(KTS Group)所控制。

马来西亚发行数据认证机构(Audited Bureau of Circulations,简称ABC)今日发布了在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我国印刷媒体的认证发行数据。

中文报发行量第一

在今天公布的马来半岛各语文报章的发行量中,中文报章依然表现标青,占了总发行量296万9000份的42%,英文报章占30%,而马来文报章占28%。

若以我国各族人口为标准,中文报章的发行量是惊人的。我国华裔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27%,而且并非每一位华裔都能阅读中文,不过中文报章的发行量却可超越其他语文的报章。

有趣的是,尽管中文报的发行量居冠,然而其广告收入却没有站上第一位,反而由英文报章坐上冠军的位置,马来文报章则是以读者群称霸。

我国日报的发行量在这段期间增长了8%,而星期日周刊则增加了10%。相比之下,我国印刷媒体发行量的增长幅度是相当高。亚洲印刷媒体的增长是4.1%,而欧美许多先进国的印刷媒体,更因为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面对负成长的局面。欧洲印刷媒体的发行量下跌了1.4%,而北美的发行量也缩减了0.2%。

各语文报章排行

在半岛中文报(日报)发行量方面,《星洲日报》以33万6401份稳占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中国报》有14万4341份,《南洋商报》的发行量是10万5480份,《东方日报》有10万2500份,《光明日报》有9万9706份。

中文夜报的发行量排行榜比日报稍微不同,《中国报》这一次以8万7198份称霸,《星洲日报》以2万720份居二,《光明日报》以及《南洋商报》分别有2万7748份和8569份,《东方日报》则没有出版夜报。(见图表二)

图表二:中文报章销量走势



英文报章方面(不包括星期日周刊),《星报》以289;">万23369;">份,把《新海峡时报》的109;">万38359;">份远远抛在后头,接着是《马来邮报》(29;">万2939;">份)。

免费英文报章以《太阳报》领先,其报份有259万64869份,仅排在收费英文报章《星报》之后;另一份免费英文报章《Malaysian Today9;">》则有八万份。(见图表三)

图表三:英文报章销量走势



《大都会日报》(Harian Metro)以28万9315份排在马来文报章(不包括星期日周刊)的首位,第二位是马来前锋报(19万7033份),《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19万2917份)和《Kosmo》(10万8798份)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见图表四)

图表四:马来文报章销量走势


点击阅读全文

Friday, December 07, 2007

[当今大马] 证实曾指示媒体低调报导兴权会 国安部“劝告”编辑小心打标题

以下文章《证实曾指示媒体低调报导兴权会 国安部“劝告”编辑小心打标题》转载自《当今大马》。

《当今大马》前日的独家报道,指国安部召见各语文报章编辑,谕令他们低调报导政府对兴都权益大集会的打压行动,已经获得外电《美联社》的证实。

国安部属下的刊物管制及可兰经小组秘书仄丁尤索(Che Din Yusof)向《美联社》透露,国安部向编辑们传达“口头劝告”,要求报章勿高调报导有关警方强力镇压兴都权益大集会的敏感课题。

“不要渲染警方的行为。不要给人一种非常负面的印象。我们有向报章发出指示,而他们必须自我审查。”

淡文报成首要“劝告”对象

《当今大马》报导说,国安部在周二指示各报章低调报道所有有关兴都权益委员会和即将再次举行的公选盟反修宪集会新闻。而以图文并茂方式,大篇幅报道兴都权益大集会的淡米尔文报章,则成了国安部“劝告”首当其冲的对象。

据悉,这场国安部会议是由国安部出版与可兰经文本管制组执法主任(Ketua Unit Penguatkuasa)再兰尼(Zailani bin Hashim)所主持。国安部在这场长达90分钟的会议中,主要下达三道指令:

(一)不得以图片或新闻方式,正面突显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
(二)相反的,必须正面突显警方和政府对大集会的处理手法,不得指控警方动用暴力。
(三)不得为公选盟未来所号召的大集会作宣传。

与此同时,报章编辑也被指示勿高调突出公选盟即将在12月11日与国会大门前所号召的另一场集会。有关集会的目的是为了抗议政府匆忙修改联邦宪法第114条文,把选委会官员的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6岁,无形中延长现任选举委员会主席阿都拉昔的任期多一年。

“种族清洗”指控成为敏感字眼

据《美联社》报道,一名选择匿名的淡米尔文报章编辑也证实有关会议是在周二进行,并表示政府劝告他们对“尖锐的字眼”,特别是标题应该“非常小心”。

不过,仄丁表示,他只能证实国安部确曾发出指示,而不能透露任何详情。

仄丁指出,国安部劝告媒体不要玩弄兴都权益委员会的“种族清洗”指控,因为大多数马来西亚人都唾弃这项指控。

“与其破坏政府的形象,媒体应该使用他们的通识和自主权来证明这类指控是错的。”

他表示,国安部一直以来都在监督媒体,确保他们的报道不会威胁国家安全,或制造社会矛盾。

兴都权益委员会是在11月25日号召3万名印裔出席在吉隆坡安邦路举行的大集会,试图向英国最高专员署提呈请愿书,要求英女皇御准委任皇家律师,免费为在150年前受英殖民地政府剥削的印裔先辈申冤,索取4兆美元的赔偿。

不过,警方却拒绝发出准证给有关的兴都权益大集会,更不断发射水炮和催泪弹来驱散集会群众。而所有的主流报章皆对大集会作出大篇幅的报道,两家英文报章《星报》和《新海峡时报》,更不约而同打上“公开不服从”的封面标题,唯它们并未刊登警方发射水炮和催泪弹的照片。

兴都权益委员会法律顾问乌达雅古玛(P Uthayakumar)在致函给布朗的请愿函中,指控大马政府对印裔进行“种族清洗”和“灭族”行动。这些形容词曝光后引起巫统领袖的大肆围剿,就连回教党也认为有关指控“过分”。

其中首相阿都拉就在上周六于马六甲出席另外一项活动时,表示本身对兴都权益委员会做出的“灭族”指控极为生气,并怒斥有关指控不确实,是具恶意的谎言。


点击阅读全文

[当今大马] 国安部召见编辑指示低调报道 兴都权益和淡文报章首当其冲

以下文章《国安部召见编辑指示低调报道 兴都权益和淡文报章首当其冲》转载自《当今大马》。

※杨凯斌

在11 月举行的2场大集会,干净及公平选举联盟(Bersih,公选盟)和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Hindraf)所号召的万人大集会的政治效应余波未了,掌握印 刷媒体生死大权的国内安全部昨日又再召见各语文报章编辑,指示低调报道所有有关兴都权益委员会和即将再次举行的公选盟反修宪集会新闻。

淡文报大篇幅报道大集会

而以图文并茂方式,大篇幅报道兴都权益大集会的淡米尔文报章,成了国安部“劝告”首当其冲的对象。

根据数个消息透露,昨日的国安部会议是由国安部出版与可兰经文本管制组执法主任(Ketua Unit Penguatkuasa)再兰尼(Zailani bin Hashim)所主持。国安部在这场长达90分钟的会议中,主要下达三道指令:

(一)不得以图片或新闻方式,正面突显兴都权益行动委员会。
(二)相反的,必须正面突显警方和政府对大集会的处理手法,不得指控警方动用暴力。
(三)不得为公选盟未来所号召的大集会作宣传。

《当今大马》无法联络前往外坡出差公干的再兰尼,以求证有关的会议内容。

无论如何,一些编辑向《当今大马》证实说,基本上他们受指示低调报道所有有关兴都权益委员会的新闻。他也补充说,国安部官员也特别点名淡米尔文报章,给予兴都权益大集会太大篇幅的报道。

一名与会的编辑透露,“国安部说我们仍可以报道兴都权益委员会的新闻,但是只能低调处理”。

不得刊警方施展暴力图片

与此同时,报章编辑也被指示勿刊登那些对警方和政府不利的新闻。

“我们被告之不得刊登,突显警方在11月25日大集会上施展暴力的图片。”

“主要的讯息是,报章不得针对大集会所发生的事件,遣责警方。”

有关编辑表示,国安部担忧类似警方施展暴力的报道和图片,将会进一步腐蚀民众对警方专业的信心。

兴都权益委员会在11月25日号召3万名印裔出席在吉隆坡安邦路举行的大集会,试图向英国最高专员署提呈请愿书,要求英女皇御准委任皇家律师,免费为在150年前受英殖民地政府剥削的印裔先辈申冤,索取4兆美元的赔偿。

不过警方却拒绝发出准证给有关的兴都权益大集会,更不断发射水炮和催泪弹来驱散集会群众。而所有的主流报章皆对大集会作出大篇幅的报道,两家英文报章《星报》和《新海峡时报》,更不约而同打上“公开不服从”的封面标题,唯它们并未刊登警方发射水炮和催泪弹的照片。

勿突出公选盟反修宪集会

此外,报章编辑也受指示勿高调突出公选盟即将在12月11日与国会大门前所号召的另一场集会。有关集会的目的是为了抗议政府匆忙修改联邦宪法第114条文,把选委会官员的退休年龄,从65岁延长至66岁,无形中延长现任选举委员会主席阿都拉昔的任期多一年。


点击阅读全文

Wednesday, December 05, 2007

[滾滾黃潮文章系列1] 示威是好东西!

以下文章《示威是好东西!》转载自《当今大马》。

※黄进发(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主席)

《滚滚黄潮》系列,开宗明义要讨论的是“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净选盟BERSIH)11月10日5万人大集会前后的示威浪潮:在此之前有律师为主的“公正 行”、缅甸侨民为主的“袈裟游行”,之后有兴都权益行动力量(Hindraf) 在11月25日的3万人大集会,未来已排上议事日程的有12月9日律师公会的“人权日”年度短程游行—今年定为“自由行”,12月11日竞选盟为了反对旨 在让选委会主席继任的“拉昔修宪案”而在国会外举行的示威,未排上议事日程但可能出现的有反过路费提高等民生课题的示威。

(编按:律师公会已宣布取消人权日自由行)

民众示威的结果是警方急不急待的路障,警方路障的结果是首都交通的阻塞与瘫痪,交通瘫痪的结果是民众行动、办事、与购物的不便。有人因而根据这载道的民怨,申论示威之不可行。

示威之不可行,依据有三。一曰:不合国情;二曰:不对;三曰:不好。

陈祯禄巫统本是示威开山鼻祖

不合国情是最不用大脑的说法,看官聪明,想必早就知道其谬误之处。第一,示威在马来西亚历史悠久。就算不谈陈祯禄是主要领导人的1947年大罢业;1948 年马来亚联邦的立国,乃至1946年巫统的建党,都是1946年马来人反对马来亚合邦 (Malayan Union) 的结果。其他人可以批评示威,巫统和马华批评就是数典忘祖,历年来多次示威抗议新加坡、以色列、美国的巫青团更是自打嘴巴。第二,示威如果不符合国情,那 么为什么开国先贤要同意宪法第10条要把集会自由,连同言论自由与结社自由一同保障?他们是不爱国呢还是言行不一?第三,不管过去是不是马来西亚文化,示 威自这两个月来已经肯定是了。如果过去没有的,现在都不能有,那么太空人第一样应该取消,因为马来西亚人列祖列宗60万年来从来没有上过太空。由此可见, “不合国情”论不但使自己看起来智商不高,而且会动辄动摇国本,各方党工文棍们理清逻辑前最好不要随便套用。

示 威不对的说法也不高明。和平集会即为权利(right,“正当、合理、合法之事”),就表示这是对的,因为错的怎么可能是权利呢?谁要能论证世界上有“错 的权利”(翻成英文可以清楚看见其矛盾:a right that is wrong),过去四百年来的政治哲学要被全面推翻了。这里就不多赘了。

要反对示威,唯一可以一辨的理由是示威不好。对错与好坏是不同的命题,所以对的事情可以有坏的结果,错的事情可以有好的结果。譬如说,偏保守的中间派会举例 说:离婚是对的,但是,离婚的结果是坏的,所以,不和的夫妇不应行使这权利。反过来说,打孩子可能违反人权,但是,如果能让孩子学好,则这样的错事无可厚 非。根据这样的逻辑,如果示威带来坏结果,则行使这项权利是不好的;易言之,如果压制示威可以保障安全和秩序,那么压制宪赋权力虽然不对,却是好事。

本文要论证的,就是示威不但符合国情,是对的事(权利),还是好东西。

示威能加强政治稳定和繁荣

示威好在哪里呢?好在它能加强政治稳定,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繁荣。什么是政治稳定?最简单的定义是人民不造反,所以生命财物有保障。要人民不造反,有 三种方法:一是用暴力威胁,让民众“就算敢怒也不敢言”;二是用思想管制,象奥维尔名著《1984》中让人民相信“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 力量”的老大哥专制国家;三是建立正当性,人民觉得政府的统治是正当的,并符合其长远与集体利益,因此自愿守法与纳税。

第三种政治稳定,从中国人祖先的话就是“政通人和” ,既不用流血,也不用使人变成政治白痴,其优越性之于前二者自不待言。正当性要怎么建立呢?中国古人只告诉我们:“民可载舟,亦可覆舟”,警告统治者莫为 已甚,但是并没有发展出什么制度,可以确保政府不压迫,人民不造反。中国人只能期盼皇帝圣明,但是,掌握绝对权力的人要不绝对腐败比中马票还难,所以,历 史上总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分分合合之间,生灵涂炭,以致诗人要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华人之所以怕乱怕死,因此其来有自,可以至少上 溯2500年前春秋时代的离乱,并非后513症候群而已。

欧洲人也是在近代才摸索出如何兴亡百姓不必苦的方法:民主。让纳税的人民通过选票决定政府的去留,有两个好处。第一,政府不敢违背头家的意志,自然没有官逼 民反的场景。第二,谁要追逐政治权力,就必须讨好人民,而不是招兵买马,把游戏规则从“砍人头”改成“算人头”。简单地说,民主确保政治稳定的方法是:确 保政府听话,不敢欺压人民,因为不听话的政府可以随时解雇;所以,人民没有揭竿而起的必要。

让人民可以随意聘请和解雇政府的选举是现 代民主的关键机制,也是其罩门所在。第一,政府听话,在于政府被解雇的可能。如果政府不会输掉选举,政府就可以不听话。第二,在选举结束后到下一届选举来 临之前,政府可能罔顾民意、自行其是,到选举前才重新争取民心,因此,选民只能5年作一次主人,其他时候还是奴才。这两个危险说明,有竞争性、自由、公平 的选举非常重要。以改革选举为目的的竞选盟不等选举而走上街头,因此完全合情合理。

避免出现“选举型专制国家”

要避免出现“选举型专制国家”,民众必须在选举之外有其他表达民意的方式。20世纪才流行的民调是一种方法;中期选举是另一种方法。然而,最古老的方式当然就是示威,让统治者看到民意,看到本身因为一意孤行而在未来选战中覆败的可能性。

有些人把示威与选举对立起来,举菲律宾、泰国等例子来说明人民力量改朝换代后无法巩固民主的危险。他们看不到或故意不看这两个国家经过长期和显性的军人和独 裁统治,因而选举并未成为“镇上唯一游戏”(the only game in town) 的背景。菲律宾第一次人民力量,其实正是为了维护选举结果。

示威频密不会使人民放弃选举

在长期举行选举的民主国家,示威从来不会取代选举成为更替政权的手段。不符民意的领袖倒台后也不会出现动荡。事实上,公众舆论的潜能,加上政权内的监督与制 衡体制,就足以让尼克逊总统在水门案曝光后自动下台,美国完全没有出现宪政危机。必须指出的一点是,示威在民主国家是家常便饭,大部分示威根本无关国家政 权。如果一次就能威胁国家安全,美国大概每一分钟都要拉一次警报了。那些认为示威会吓坏游客的“一等良民”,这个年终应该考虑出国游玩增广见闻。

马来西亚虽然有选举而无民主,示威频密并不会使人民放弃选举。近十年来最大的一场示威是由主张选举改革的公民社会与政党联盟所发动,便正好说明这一点。示威 能够让民意彰显,促使政党与政治人物调整政策或立场以迎合民意。压制民意只会使统治者与民意脱节,无从迎合遑论疏导,加强决堤的可能性。

想想看,如果印裔同胞十年前就开始示威,十年来一直有示威机会,11月25日还会有那么多人涌上街头吗?现在马来西亚人民已经尝到和平集会表达心声的美好滋味,如果政府未来要强力打压,而来届选举的公正性又受到质疑,请问,到时无从表达的民意,会涌向何方?

如果你喜欢暴力型或者愚民式的政治稳定,或者反对政治稳定,请反对示威。

示威真的是好东西,它将带来真正的政治稳定,但是将让许多人不习惯。

编按:滾滾黃潮文章系列是由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 (WAMI)組稿  


点击阅读全文

[独立新闻在线] 国营电台雇员也有宪赋权利 维权组织促让七主持人复职

以下文章《国营电台雇员也有宪赋权利 维权组织促让七主持人复职》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独立新闻中心(Centre for Independent Journalism)及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今天发表联合声明,促请马来西亚电台(RTM)撤销勒令淡米尔文电台MinnalFM七名被指参加11月25日印裔大集会的主持人停止主持节目的指示。

七名被令暂停主持节目的电台主持人是美娜古玛莉(K Meenakumari)、丝拉莉(K Sillalee)、贾姆纳(V Jamuna)、玛亨德兰(Mahendran Veluplay)、卡维拉占(Kavirajan Jagarajan)、维加央(Vijayan Muruti)及达亚兰(Dhayalan Sharmugan)。

独立新闻中心昨天曾联络上MinnalFM总监拉惹斯卡兰(Raja Sekaran),但对方不愿证实此事,也不愿回答问题。

根据淡米尔文报章《Makkla Osai》头条报道,淡米尔语电台MinnalFM的七名节目主持人已遭管理层调查,罪名是参加兴都权利行动力量(Hindraf)于11月25日举办“印裔大集会”,并勒令七人暂停主持节目两周;调查完结之前,他们只能从事文书工作。【点击:参加印裔大集会遭秋后算帐 国营电台七人暂停主持节目】

不能因职业被剥夺权利

兴都权利行动力量在11月25日号召举行的印裔大集会,得到大约三万印度人支持。这次集会的目的是为了呈交备忘录给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要求陛下支持马来西亚印度人向英国政府索赔共马币14兆元。当天,警方多次驱散发射水炮和催泪弹集会不果,与会公众在聆听了领袖乌达雅古玛(P.Uthayakumar)的演讲后才自行和平解散。【点击:印裔大集会系列报道】

独立新闻中心及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关注参加大集会成为上述主持人停职的理由,并表示这显示国营电台认为,其职员以个人身份参加政府视为敏感课题的公众集会也是一种罪过。

这两个民权组织强调,集会自由是《联邦宪法》保障的权利,而上述电台主持人不能因为他们的职业与政府有关而被剥夺这些权利。

“我们呼吁MinnalFM停止调查作业,并立即让这些主持人复职。向这些主持人采取行动,只会制造一种印象,即政府不能容忍其雇员行使他们的民主权利。”


点击阅读全文

Monday, December 03,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参加印裔大集会遭秋后算帐 国营电台七人暂停主持节目

以下文章《参加印裔大集会遭秋后算帐 国营电台七人暂停主持节目》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曾薛霏

国阵政府继续向参加11月25日“印裔大集会”的人秋后算帐?

国营马来西亚电台(RTM)以“参加印裔大集会”之名,调查旗下Minna淡米尔语电台七名主持人,并口头勒令他们暂停主持节目两周,直到调查完结为止。

根据淡米尔文报章《Makkla Osai》头条报道,淡米尔语电台Minnal的七名节目主持人已遭管理层调查,罪名是参加兴都权利行动力量(Hindraf)于11月25日举办“印裔大集会”,并勒令七人暂停主持节目两周;调查完结之前,他们只能从事文书工作。

这是继总检察署提控95人参加非法集会以来,国营电台管理层首次对媒体工作者下手。

兴都权利行动力量发起的印裔大集会,得到大约三万印度人支持。这次集会的目的是为了呈交备忘录给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要求陛下支持马来西亚印度人向英国政府索赔共马币14兆元。当天,警方多次驱散发射水炮和催泪弹集会不果,最终人民在聆听了领袖乌达雅古玛(P.Uthayakumar)的演讲后才自行和平解散。

尔后,共95人被提控参与非法集会,在吉隆坡推事庭被控的49人,法官准许每人以马币1500元至3000元的保释金外保。另外,在士拉央地庭被控的46人则以马币500元外保。

自从大集会举行后,新闻部长再努丁迈丁(Zainudin Maidin)不断地抨击上个月进行的两场由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Bersih,净选盟)和兴都权利行动力量举办的大集会,他甚至在净选盟的大集会后,接受半岛电视台(Al-Jazeera)访问时,谴责该电视台偏坦【点击:国际媒体争相报道万人集会新闻部长轰半岛电视台偏袒】

再努丁今天再次抨击,马来西亚律师公会即将于12月9日举行的“人民自由行”企图以人权名义破坏政府,甚至还谴责《太阳报》详细报道律师公会的“人民自由行”。人民自由行是“2007年权利嘉年华会”(Festival of Rights 2007)的项目之一。


点击阅读全文

[独立新闻在线] 读者发挥力量抵制错误资讯 公民组织杯葛巫统控制媒体

以下文章《读者发挥力量抵制错误资讯 公民组织杯葛巫统控制媒体》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林宏祥

政策研究中心(简称IKD)执行主任卡立嘉化(Khalid Jaafar)发起“反错误资讯运动”(Gerakan Anti Salah Maklumat,简称GASAK),结合广大公民社会的力量,重新启动1999年抵制巫统所属媒体运动,直到相关媒体回到本位,遵守职业道德与伦理,停止散播错误资讯。

今年11月两项万人集会误导、偏袒的报道是抵制运动呼声重新响起的导火线。目前拥有五名成员的“反错误资讯运动”委员会为媒体划下三条底线,即停止错误报道、平衡报道以及编采部自主。

询及与其期待执政者控制的媒体平衡报道,何不如争取自由办报的权利,卡立嘉化认为,自由办报权利诉求对象是执政者,根源在限令报馆每年更新准证的《1984年出版与印刷法令》;然而,“反错误资讯运动”是将矛头指向媒体业者,揭示哪家媒体“拒绝被解放”、没有勇气甚至拒绝自由。

卡立嘉化(左图)在记者会上说,普遍读者都意识到主流报章散播错误资讯的问题,惟对此现象的愤怒并没有结合成一股大众、草根的行动力量。他显然对当下资讯科技发达的条件感到乐观,认为报章读者、订购者可以从网络以及各种管道获取资讯,而不必依赖主流报章。

当询及此运动是否为全国选举而生,他坚决否认,并认为错误资讯流动的问题不仅关乎政治民主,也含括了经济的层面。主流媒体隐瞒普腾与福士伟根(Volkswagen)谈判告吹内情、低调处理我国第三季经济成长率在东南亚区域排第二低的新闻,都能让投资者判断错误。

如果人民要用选票(ballot)才能推翻政府,“反错误资讯运动”要的是读者自发以“荷包”(wallet)否决散播错误讯息的媒体,让媒体向读者负责,而这个目标并不需要借助选举才能达致。卡立嘉化向厌恶主流媒体报道方式的读者疾呼:“你可以用荷包作出改变!”

不排除扩散到中文媒体

尽管目前抵制对象是两大媒体集团旗下的英语与马来文报章,然而此策略显然是在警告其他集团媒体勿重蹈覆辙。当询及是否会将抵制运动扩散到中文媒体时,卡立嘉化表示目前委员尚未达致共识,但并不排除此可能。

由巫统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两大媒体集团,即新海峡时报集团以及马来前锋报集团,前者出版的报章计有《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马来邮报》(The Malay Mail)、《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及《大都会日报》(Harian Metro);而后者旗下则有《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以及《Kosmo》。

卡立嘉化以“示威活动”报道为例,解释所谓的“错误报道”是指将五万示威者写成五千或四千的错误资讯;而“平衡报道”则要求媒体引述官方、警方说法之余,也要让当事人或集会主办单位有发言的空间;至于最后一项编采部自主,诉求的是媒体从业者的专业,而非随着执政者、媒体集团股东的一通电话令下而起舞。

能克服1999年抵制运动局限

1999年是抵制运动一份子的卡立嘉化不讳言,当年抵制运动在第十届全国大选后,气势开始转弱。他分析当时的局限,包括抵制运动仅局限在在野党,没有形成一个网络,扩散到公民组织。然而,由于另类资讯管道不多,在野党人尽管对当时的错误报道方式极感愤怒,最终却无奈地必须订购主流媒体。

不晓得是否是净选盟以及兴都权利力量行动(Hindraf)的动员能力让他看到希望,他自认已为当年“抵制运动网络无法扩散”的困难找到方案,惟笑称暂时无可奉告此策略;他对这个以五人为开始的委员会能发挥的能量不感悲观,反而说:“净选盟开始时无人知晓,大多数人是在11月10日以后才知道净选盟这个名字。而实际上,他们已经投入工作数个月。”

卡立嘉化扛起“反错误资讯运动”委员会主席的任务,秘书是特拉维路艺术社群(Komuniti Seni Jalan Telawi)负责人哈斯米(Hasmi Hashim),而塞维尔(Xavier Jayakumar)、姆斯达金(Al-Mustaqeem Mahmod Radhi)以及阿米鲁丁(Amirudin Shari)则是中委。

无论如何,由于当年首相马哈迪以主流媒体羞辱遭自己亲手革职的副揆安华依布拉欣,引起极大的震撼。乡村、草根杯葛巫统报章、拒收看第三电视,让回教党喉舌《哈拉卡》(Harakah)趁势崛起,保守估计突破30万份;也有回教党人声称报份一度冲上38万份的最颠峰。

一种醒觉运动

此运动后来逐渐冷却,当年率领此运动、时任人民党副主席的鲁斯旦沙尼(Rustam Sani)告诉《独立新闻在线》,搞运动需要耗费时间、金钱与心神。他在追溯当年每日早晨召开记者会,驳斥主流媒体报道的情景,认为那是一种醒觉运动。

鲁斯旦(左图)透露,尽管号召抵制主流媒体,却不禁止该媒体记者出席记者会。他追忆时说,有一次拉惹柏特拉(Raja Petra Kamaruddin,现任《今日马来西亚》主编)被问得恼火了,于是大发脾气,然后有关媒体就趁机拍下该镜头,不断重播指“在野党就是如此坏脾气”。

他对有人重新发起抵制运动感到欣慰,当询及何以该运动当年无法持续时,他则分析,不是所有人购阅报章都是为了新闻与评论。报章以最简单获得的方式提供其他资讯,如股票行情、万字票成绩等等,在消费这些资讯时,不是每个人都持着政治意识的。

对主流媒体的不满在酝酿之中,评论人兼漫画作者Helen Ang就在《当今大马》英文版撰文《杯葛报纸!》(Boycott The Newspaper!),讽刺自诩“人民的报纸”的《星报》(The Star),以封面以及六页的篇幅报道赌业大亨林梧桐之死,却把四万人上街的净选盟集会消息藏在中间版位,原来是“个人的报纸”更甚于“人民的报纸”。

抵制运动将在近期内启动,哈斯米透露,首场座谈会将在12月7日举行,题目是“净选盟与兴都权利力量行动集会的错误报道”。
点击:国阵越处绝境媒体越疯狂 鲁斯旦建议杯葛主流媒体


点击阅读全文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国阵越处绝境媒体越疯狂 鲁斯旦建议杯葛主流媒体

以下文章《国阵越处绝境媒体越疯狂 鲁斯旦建议杯葛主流媒体》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林宏祥

主流媒体扭曲事实,杜撰不利在野党团新闻,1999年率领杯葛主流媒体行动的鲁斯旦沙尼(Rustam Sani),最近撰文大胆建议重新启动杯葛行动,向读者揭示主流媒体背后的恶意,作为一种政治教育。

他曾经形容违反职业伦理的媒体是“疯狂”(kegilaan)的,如今他警告,当此政府越是处在绝境(desperate)之中,这种“疯狂”就更趋严重;更何况当下出任新闻部长的再努丁迈丁(Zainuddin Maidin,左图),就出身自巫统控制的《马来西亚前锋报》,拥有丰富的“发挥疯狂”经验。

杯葛主流媒体的呼声,自11月10日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Bersih,简称净选盟)发起的万人示威落幕后,开始出现。网络媒体《吉隆坡邮报》(KLpos)在11月19 日的独家报道中,引述消息来源指在野党目前考虑杯葛亲国阵的主流媒体,以施压媒体公平报道。【点击《KLpos》:Pembangkang hendak lancar kempen boikot media pro BN?】

后来,评论人鲁斯旦沙尼为《政治》(Siasah)双周刊专栏中撰文1110集会后,杯葛媒体!》,响应抵制行动杯葛扭曲事实的媒体。主流报章在报道11月10日净选盟集会时,突出非法集会与交通阻塞,刻意回避净选盟提出的“选举改革”一提,惹人诟病。【点击:净选盟选举改革诉求靠边站 报章突出非法集会交通堵塞】

由兴都权利力量行动(Hindraf)在11月25日发起的“万人集会”,也面对同样的“待遇”。主流媒体突出“非法集会”参与者破坏公物、致伤警察的消息,却淡化处理甚至不提警方暴力镇压示威者的消息。【点击:凸显示威者破坏公物致伤警员 主流报章没反映警方暴力镇压】

鲁斯旦沙尼甚至追溯到今年四月期间雪兰莪依约区(Ijok)州议席补选时,主流电台将人民公正党首领安华依布拉欣随印度音乐节奏摆动肢体的琐碎事务,提升到“国家课题”层次来攻击对方,指这一切都是“误导资讯专家”(pakar misinformation)新闻部长的杰作。

有鉴于此,鲁斯旦(左图)认为,任何诉求干净与公平选举的一份子,都要准备面对在大选时负责扭曲事实的宣传机器;而这个“准备”不仅仅是在党派利益上对抗这个机器,还包括在政治上、民主伦理上教育选民。

他说,如果执政者掌控的宣传机器执行的是“政治化妆”(spin)的任务,那在野党要做的就是“政治卸妆”(despin)。他说,在1999年选举时,替阵就设立了本身的资讯发布中心,每天早上召由国际媒体与一些本地媒体出席的记者会,反驳国阵误导的资讯。

杯葛导致主流报章销售量剧降

在1998年至1999年之间,安华遭罢黜事件在国内外引起震撼。由国阵政府控制的主流媒体在其审讯期间,大肆炒作“肛交”、“精子”等字眼,图羞辱安华,却在马来社会引起反感。

而主流媒体如由巫统控制的第三电视(TV3)、《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以及《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s)等遭当时的替代阵线杯葛,收视率与销售量一度剧降,低于当时崛起突破30万报份的回教党喉舌《哈拉卡》(Harakah)。

鲁斯旦基于净选盟的动员能力、资讯科技时代所提供的条件,对杯葛主流媒体的行动极为乐观,故向净选盟建言,把11月10日万人集会的精神,延续到对抗国阵垄断主流媒体的场域。

第四任首相马哈迪政府在1990年代发展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为吸引外资而承诺不管制网络资讯流通。1998年安华遭革职事件引发“烈火莫熄”(reformasi)改革运动,网络媒体趁势崛起,为社会提供另类声音。

尽管如此,平面媒体与电台、电视台经历政商利益的整合后,空间越是狭隘,而在2001年5月28日以前相对自由的中文报章,在“528报殇”后,就逐步走向政党收购、合并到垄断的局面。【点击:后528的人与事】


点击阅读全文

[谢清发文章之回响] 噢,又是非白即黑的臊臭文章!

以下文章《噢,又是非白即黑的臊臭文章!》转载自《当今大马》。

※白云山

不幸阅读了谢清发的数篇“抒情文”(不好意思,怎样看都不像是评论文)后,忍不住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试图厘清对方思维模式,而且非常必要和迫切地欲指出文里所存有一般政客,还有写评论的文字匠或写文字的评论匠常犯的“非白即黑”之谬误。

(在开始对谢氏文章进行议论前,在此声明我非WAMI成员,本文也不是在他人唆使或威逼利诱下撰写,纯粹是路见不平,绝与他人无关,特请谢清发垂注,以免作出无谓的臆测及抺黑,节外生枝、殃及池鱼。)

最近这场“笔战”肇始于谢氏一篇针对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于10月26日发表的《争言论自由、推民主改革--WAMI的任务与实践》之文(下简称《WAMI文》),即《解散WAMI,维护正义──回应黄进发的“双重标准”与“黑白不分”》(下简称谢文一),随后引起周泽南写了《《东方日报》当权者怎么了?从反垄断先驱到纵容党棍攻击WAMI》,然后再有黄业华撰文《一篇没有意义的回应:走江湖的评论人》加入“混战”,谢清发也写了两篇文章:《面对批判WAMI领导无能、滥竽充数廖化充先锋》(下简称《谢文三》)及《WAMI落井下石踩张景云》(下简称《谢文三》)反击两人。

首先,在阅读“WAMI文”之前,我先读了《谢文一》,文本矛头主要直向WAMI及其主席黄进发和前报人张景云。前者被指“持有双重标准立场及不分黑白”而 “失去公信力”,理由是“默许张景云‘变节’,背叛地为《南洋商报》供稿”,其指控凭据是《WAMI文》里的一段文字:“WAMI既崇尚“自由”与“竞争” ,便自然尊重个人选择……不否定任何个人中止罢写的自由,只当作自动放弃会籍……”。

按谢氏的逻辑,一旦供稿予张晓卿集团属下的四家报馆,便是违反了反媒体垄断的原则,而罢写是WAMI的原则,所以张景云供稿给《南洋商报》,便等于“变节、背叛”WAMI。可是,根据谢氏较早前的文章《马华评论界的怪现象》指出,“于2001年7月15日由WAMI所公布的90多名“罢写评论人”名单,没有张景云的名字”,这也就意味张景云非 WAMI成员,何来“变节”或“背叛”WAMI,,因此谢氏自己否定了对张景云的指控。

以不成立的罪名来要求解散WAMI,那也肯定不合理,况且今天并非每个WAMI成员都中止罢写,遵循其成立宗旨者大有人在(谢氏也举了不少),它仍具有存在价值,哪来解散的必要?而且任何一个组织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解散,否则曾有许多党员退党和跳槽至他党的民政党早消失已久。谢氏提出无理要求实在匪夷所思。

此外,WAMI推展新书时,张景云人还在《东方日报》,WAMI邀请他列席讲评和主持推介礼,以他在报界的丰富经验谈媒体垄断现象,有何问题?何必小题大作、大惊小怪。即使他供稿给《南洋商报》又怎么着了?除非他在文中大谈媒体垄断的好处,有吗?难道我们可以指责在常青集团属下四家报馆工作的全部员工都是支持媒体垄断、反对新闻自由吗?

谢氏“非白即黑”的逻辑──中止罢写就等同于背叛反媒体垄断运动(这与巫统政客的朽论:不挂国旗等于不爱国没甚么差别),是一种“汉贼不两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德二分法”。这种偏执的思想贯穿谢氏文章,例如:

(1)WAMI不供稿给《东方日报》就是“忘恩负义”(见《谢文一》)
(2)不承认张景云是WAMI的精神领袖,就是陷颜清文于不义(见《谢文三》)
(3)黄进发未反驳他对张景云与WAMI的批评,就等同于派遣周泽南与黄业华对他“胡言乱语”(见《谢文三》)

假如将谢氏这种“非白即黑”的悖论无限上纲,世界上的人类大概只能像童话故事般──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了,恐怕谢氏也早被自己高举的道德大棒子砸坏了脑袋,连做个思路清晰的正常人都困难,更甭谈写甚么道德文章来“批判这个”、“棒喝那个”。

若我的头脑装载了这套“非白即黑”的软件,我将会说“谢清发,你是民政党党员,而且还曾替这个与种族主义政党巫统结盟的政党打工,所以你是个种族主义者”; “谢清发,你替一个不断剥削员工福利的报馆写稿和辩护,所以你是支持雇主剥削员工的劳工公敌”;“谢清发,你要求解散反对媒体垄断的WAMI,你是张晓卿派来施离间计的奸细,所以你是媒体自由的敌人”等。

幸好,我的头脑不是僵化的电脑,也绝非道德洁癖者、偏执狂,更没患上妄想症,所以绝不会看似理性,实质上非理性地对谢氏“口诛笔伐”,更不会胡乱地为他扣帽子、套罪名,当然也不会否定他评论别人的资格。 (有谁能够这么做?)

谈到反华文报业垄断,罢写是其中一个方式,不是唯一的方式(停止订购四家报纸也是其一、从政治着手寻求政策上的改变是其二),所以不必将罢写者请到神台上膜拜歌颂,然后贬损供稿给四家报馆的人士,以图分裂写作人、制造敌对局面,这是损人不利己的小人所为。

还有,不是反对华文报业垄断就一定要订购《东方日报》,读者有权为了要求更好的新闻素质,或抗议报馆剥削其雇员而不买《东方日报》,甚至不供稿给它。当然,没有必要谴责和蔑视那些为《东方日报》供稿的人,虽然此报已是浊流,因为世上万事绝非全都可用黑白来辨清。

道理很简单:并非敌人的敌人就是好人、就是朋友;并非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就是坏人,希望谢氏你可以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若还不懂可向你景仰的李万千讨教,他曾撰写一本逻辑入门小册子《白马非马》。

为甚么张景云“变节”、“背叛”,还是如此“德高望重”?为甚么你那样“大义凛然”,人家还管叫你“党棍”、“江湖郎中”和“小人”(我附送的)?还是一句老话:“公道自在人心”,是非黑白在人心,不是在你的嘴里和笔下。“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好好地自我检讨吧。

若要写一篇像样和有说服力的评论文,先卸装你脑袋里“非白即黑”的软件,否则还是别写为妙。


点击阅读全文

Monday, November 26,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凸显示威者破坏公物致伤警员 主流报章没反映警方暴力镇压

以下文章《凸显示威者破坏公物致伤警员 主流报章没反映警方暴力镇压》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陈慧思

除了《太阳报》(The Sun),今日各语文主流报章报道昨日兴都教徒大示威时,皆着重于报道官方说辞,角度偏向于凸显示威者破坏公物、影响首都商业活动、警员被致伤,没有据实报道警方大肆发射催泪弹和水炮的暴力镇压场面。

几乎所有语文的报章今日皆在封面头条刊登首相阿都拉和全国总警长慕沙哈山(Musa Hassan)谴责示威者破坏和平以及警方被迫强硬驱散示威者的言论,内页则大幅度报道政府高官鞭挞大示威的言论。

总的而言,报章的角度偏向于指摘示威者违法集会、破坏公物、致伤警员,没有凸显警方大肆发射催泪弹和水炮的暴力镇压手段,也没有报道示威者被警方致伤的新闻。各语文报章中,只有《光华日报》在封面刊登多枚催泪弹从空而降的图片,也只有《太阳报》(The Sun)在封面打出“警方驱散兴都权利行动力量集会”的标题,刊登警方向人群发射水炮的画面。

马来文报没提着镇压手段

马来文报章《马来西亚前锋报》(Utusan Malaysia)和《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皆在封面刊登警员被致伤、示威者向镇暴队回掷催泪弹的画面,在头条报道中以“暴力”、“粗野”形容示威者。两报没有凸出警方向示威者大肆发射催泪弹和水炮的暴力场面。

《前锋报》在头版打出“兴都权利行动力量支持者行为粗野,向警察抛掷石头、铁,集会以暴力告终”的标题,重点描述示威者反击警方的场面,封面图片则显示警车挡风玻璃被砸破、警员被致伤、示威者抛掷催泪弹和圆锥形路障。

报道称:“兴都权利行动力量集会以暴力告终,非如主办者原先所承诺的一般。支持者行为激烈,向警方抛掷石头和铁。”“示威者不听警察的劝告解散,发出具有种族意味的粗言粗语。

《每日新闻》(左图)的头条标题为“兴都权利行动力量支持者粗暴,示威者继续进行非法集会,136人被捕协助调查”,标题下配上示威者回掷催泪弹的图片。这篇头条报道指出,支持者使用暴力,向警察抛掷各种东西,包括铁、石头、垃圾桶和水瓶,导致至少四名警员受伤,其中一人头部被石头击中,缝了11针。

马来文报章皆形容警方“被迫”以水炮和催泪弹驱散示威者,没有据实说明警方狂射催泪弹和水炮驱散示威者,以致和平集会以乱局收场;也更没有刊出警方狂射催泪弹和水炮的画面。此外,两份马来文报章的新闻,皆以阿都拉和慕沙哈山等政府高官的言论为主调。

阿都拉和慕沙哈山皆以“示威者展开非法集会、示威者行为粗野”合理化警方的暴力镇压手段。根据《前锋报》第四版的报道,阿都拉指出,警方是基于照顾人民的利益和安全,才被迫“如此行动”。他说:“警方采取行动解散集会是必要的,以维持和平和众人的安全。”

社论促政府采取法律行动

纵使昨日集会点出现极为暴力的射发催泪弹场面,警员也被发现踢打遭逮捕的示威者,阿都拉依旧赞扬警方极为负责任地执行任务,期间没有动用暴力,“虽然被迫严厉地驱散示威者”。慕沙昨日也向媒体表示,4000名警员执行任务时没有使用暴力。

根据该报第四版的报道,慕沙非议示威者行为粗野,警方被迫如此行动,因为集会者拒绝听取解散的指示。

这份由巫统控制的报章也在社论中指出,虽然(集会领袖)声称集会将在和平的情况下进行,可是事实有很大的差别;集会者拒绝聆听警方的指示,以致引发混乱。该报促政府向“挑战国家主权”的人采取法律行动。

该报社论说:“11月10日出现非法集会之后,15天后又有一场污辱国家形象的集会,这个污浊的行动必须被立即制止。莫允许它重演,政府必须显示强硬(态度),否则恐怕此类非法集会将形成风气。”

《每日新闻》在第四版、第14版和第15版全版配图报道昨日的兴都教徒大示威,第二版也有三分之一版的报道,报道主要凸显生意活动停顿、投资者却步、公众害怕进入都城等大示威的负面影响。

《每日新闻》的社论则打上“示威吓倒投资者和游客”的标题,非议示威者的“粗暴行为” 为马来西亚带来了负面影响,并说街头示威并非我国的方式和文化,不为大部份马来西亚人所支持。为此,该报认为,街头示威必须被限制,莫允许它蔓延。

英文报凸显示威者违抗庭令

英文报章《星报》(The Star)和《新海峡时报》(New Straits Time)皆以“违抗”(defiance)字眼形容示威者参与集会的动作,前者在封面打上“公然违抗”(Show of Defiance)的标题,配上一张镇暴队面向示威者的图片,凸显示威者违抗庭令,展开“非法集会”;后者则刊登一名示威者在浓厚的催泪弹烟雾中抛掷催泪弹的画面、打上“违抗”的标题,同样标签示威者为违抗庭令的非法集会者。

《星报》在第六版平铺直述地交待了整个集会的过程,可是却打出“警察被迫使用催泪弹、水炮”的标题,与第三版的首相言论相呼应。该报在第三版打出“首相:警方必须采取行动:情势可能演变成暴力”的标题,报道首相为警方的镇压行动辩护的言论。《新海峡时报》(左图)则指称大示威只有“数千人”参与。

另一方面,中文报《东方日报》、《南洋商报》和《光华日报》都以慕沙哈山的宣布为封面报道,指称大示威局势在控制范围内,共有136被逮捕、四名警员受伤。《星洲日报》打出“首相:图考验政府耐性,对付涉及大集会者”的标题,偏重报道首相和慕沙的言论,《中国报》则凸出昨日的示威是“非法集会”,打出“非法大集会,警捉人、打警员”的标题。

所有中文报都在画页中大幅刊登集会现场的公共设备被破坏以及警员受伤的图片,指称集会者破坏公物,以及抛掷物体致伤警员。与巫英文报章无异,中文报报道昨日的大示威时皆以官方说辞为主调,也都把示威标签为“非法集会”。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