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9, 2007

[独立新闻在线] 检视媒体要慎防“大老千” 张景云:假英雄造成大伤害

以下文章《检视媒体要慎防“大老千” 张景云:假英雄造成大伤害》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

※潘宏文

《东方日报》总主笔及资深评论人张景云昨晚为新书《黄丝带飘扬——2006马来西亚反对媒体垄断运动实录》推介时,告诫“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检视媒体的同时,也要自我检视,包括检视出新闻自由运动中欺世盗名的“败类”和华文报的“大老千”。

张景云(左图)说:“在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这种反对报业垄断、争取言论自由的活动中,就会有三山五岳的人跑进来――我不用三教九流。有一些人因为反对报业垄断、争取言论自由是很热门的课题,会制造很多新闻、言论,也会制造很多的英雄,或者是假英雄,或者是假的先知先觉的人,或者是‘大宗师’。”

“那些被树立起英雄形象的人,很可能就是对华文报的生态造成很大伤害的人。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觉得那是对历史的挑战。”

他告诉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既然要做检视媒体的工作,同样的也应该检视自己。“同样地检视那些在反收购反垄断运动过程中欺世盗名的‘败类’,那种华文报的‘大老千’。”

张景云抛出一个让与会者目瞪口呆却不晓得如何回答的问题,他问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及与会者,是否有想过为什么邀请他推介这本书。

“我今天站在这里,替这本书作推介人。我有什么资格推介这本书呢?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的朋友们应该问(这个问题)。”他指出,媒体常常在制造一种“形象”,而这个形象常常是假的。

“即使是一个很自由的媒体,她所塑造出来一个人的形象,一个政客的、社团领袖的、文化人的形象,很可能40%到70%是假的。”他举例,比如一个人去竞选美国总统,所有的镁光灯就会投注在这个人身上,可是在普通情形,我们不太会认认真真地去检视一个人,包括那人的工作,看看他具备些哪些资格。

张景云:检视自己如检视他人

配合2001年“528报变”六周年纪念,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出版新书《黄丝带飘扬——2006马来西亚反对媒体垄断运动实录》,昨晚在隆雪华堂举行主题为“立足独立媒体,开创自由未来”的推介礼以及交流会。颜清文与张景云是新书推介人,受邀在推介礼上发言。【点击:罢写六年重新定位转型 华团应支持黄丝带运动】

张景云说:“在我的情况,我想大家就犯了中国共产党讲的‘温情主义’。因为像我这样一个两鬓雪白的人,写的东西十句里有六七句是温情的;所以你们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的朋友也用温情来对待我,但我是不是有真才实料、有资格推介这本书呢?”

张景云认为,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很会保留文字资料,而新闻就是历史的第一个草本。“今天如果我们不把这个历史的第一草本厘清,以后我们的后代怎么写历史?”

张景云是在谈及美国媒体的自我检视文化时,激动地谈及华文报的现实情况。他目前是《东方日报》总主笔,不过即将离职。推介礼主持人、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委员吴仲顺回应,指如果今天华文报的报界高层都像张景云般这样问自己有没有资格,这样愿意被检视,那么今天的报界生态也不会如此自甘堕落。

颜清文:应该讲的还是要讲

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主席黄进发(右图)其后回应张景云的问题时说,他们绝对不是因为温情而找张景云来推介,而是因为纵观张景云的报业生涯,有许多开创性的功劳,比如首开《南洋论坛》及《景云沙龙》。

“还有就是他的风骨和胸怀,华社太多人是外斗外行、内斗内行。张景云在主管笔政这样敏感的位置上争取自由,还有可以包涵各种意见。”

另外,2001年华团反对收购南洋报业工委会主席、前雪华堂会长颜清文则表示,他一直关心反收购、反垄断的过程发展,原因在于他深爱着马来西亚,希望国家进步、和谐、平安与自由。因为,想为国家做一些事的意愿是他,也是每一个马来西亚人,不论种族都会有的。

吴仲顺介绍颜清文时也指出,当许多华团领袖已对收购以及垄断支吾以对时,今时今日颜清文依然站稳立场。

已75岁高龄的颜清文(左图)清晰明白地谈起目前国家的种种问题,他说:“50年前马来西亚独立时,我已经成长,高中已毕业。这么多年了,(国家发展)我多少清楚。我们的火车50年前跑时速50哩,今天依然跑时速50哩。硬体建设多少有点成就,比如双峰塔等,但是有多进步大家都知道。布特拉再也的大楼漏水,新法庭大厦也是,高速公路也出现裂痕。”

“人们要互相配合,争取司法独立,还有媒体独立。国家进步人民也光荣。媒体角色很重要,把人民心声带出。”他也指出,我们社会的富人有的非常成功后,就会自我、自大,然后就会犯错。他认为这样的情况是合理的。“假如富豪都不做错,年轻人就没有机会了。”

“有人认为把媒体垄断,以为可以从中赚大钱。记者问我对福联控股事件怎么看,我说如果是那样,张晓卿和我都是福州人,(收购问题)我岂不应该躲得远远的?但是我认为,应该讲的时候还是要站出来讲。”此言一出全场立刻报以热烈掌声。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