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8, 2008

[纪张晓卿与马华并吞南洋7周年] 中文报章还能供应精神粮食吗?

以下文章《中文报章还能供应精神粮食吗?》转载自《当今大马》。

※周泽南

nanyang siang pau protest 170805 banner2001 年对华社而言,是迟来的世纪末。这一年的除夕夜,白沙罗华小被关闭,村民、家长和董教总从此展开艰钜而漫长的保校运动。也是这一年的5月28日,马华收购 南洋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洋商报》、《中国报》和数十家杂志月刊。80多名中文评论人,展开“罢写”运动,拒绝投稿给已沦为马华党报的《南洋商报》和《中国 报》,以及涉嫌在幕后进行中文报业垄断的《星洲日报》。

南洋被收购的消息被证实后,一群关心中文报业新闻和言论自由发展的社会人士在雪华 堂召开了紧急会议,以商讨对策。笔者记得当时出席该会议的《南洋商报》记者黄伟益和专题组主任陈利良,声泪俱下的发表了要“救救南洋”的言论。笔者对《南 洋商报》的感情没那么深,所以对人类对某报的新闻自由竟然可以怀著那么深的激情感到难以置信。

nanyang siang pau protest 170805 crowd with candles笔 者后来和众《南洋商报》和《中国报》记者与编辑展开仅维持数月的“反收购”运动(当然比起白小保校运动,算是不成气候的一鼓作气),之前声泪俱下的陈利良 不及一个月就淡出,黄伟益则由始至终都不肯参与,至于他们的理由,始终是个谜。八年后这两名当年感情丰富的新闻自由斗士,一个在槟州执政,一个甫入《东方 日报》就据说直升副总,如此顺利的际遇也同样接近谜。

“景云沙龙”一度引导舆论

当年看清张晓卿垄断报业嘴脸后奋而退出《星洲日报》的潘永强曾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的确,时间终究能让人看清一些历史,然而笔者以为在反收购至反垄断的论述中,528之前《南洋商报》的地位和其遭受破坏后的社会与文化代价,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tar college student murder case 020806 nanyang frontpage528 之前的《南洋商报》虽然在业绩上已开始落后于《星洲日报》和《中国报》,可是在内容上;尤其是政治、社会、人文和文学的报导和评论,正处于全盛时期,超越 了第一大报《星洲日报》。由当时的总主笔张景云开辟和主持的“景云沙龙”星期天特刊,由政治评论人黄进发和黄文慧记录撰文,后又由主笔陈美萍和刘瑞兰执 笔。“景云沙龙”对时事、政策、文化的讨论深度和广度,中文报界无人能出其右,在引导华社舆论上有呼风唤雨之势,远非当时“我出题,你作文”的“星洲广 场”所能相比。今天偶尔由星洲集团总编萧依钊客串采访的“星洲广场”与之相比,则简直像新闻学院实习生之作。

《南洋》主笔刘务球则负责星 期刊内页两大版的“人文”,刊登思想性极高的哲学、人类学、美学、民族学等文章。其中沈观仰的哲学系列,如谈到知识份子角色和评论文章规范的鸿文,具有珍 藏价值,笔者建议《东方日报》的当红“评论作者”谢清发不妨仔细拜读,虚心学习,以免拖累该报的言论公信力。刊登在同版的刘瑞兰的文化/文学随笔,更是不 少文化/文学爱好者每星期不容错过的兴奋剂。

nanyang siang pau protest 170805 shrine每 日评论方面,张景云、刘务球和陈美萍的社论,是铿将有力的报章公信力保证,而专栏评论的阵容,更是空前鼎盛;李万千、杨善勇、杨凯斌、庄迪彭、黄进发、陈 亚才等等,都是思想敏锐、掷地有声的健笔。《星洲日报》方面,或许当时只有潘永强、魏月萍、郑丁贤的阵容免强能与《商报》抗衡。

《南洋商 报》副刊组“新视野”所提供的专题,范围多元化且人文性甚高;涵盖环保、民主、人权、另类教育、历史诠释,文化古迹,也包括性工作者、原住民、渔民、胶 工、癫疯等边缘社群权益的报导,甚至探讨公共艺术、次文化等文化研究课题。值得一提的是,和“新视野”相同性质的《星洲日报》副刊组“新策划”,大多为港 台中剪稿,和“新视野”相比,素质方面高下立判。当然,港台中剪稿的传统如今还在该报的“星洲广场”延续,虽然多了数名“文化大家”,却俨然成了外国人的 广场。此外,由张永修编的文学版、洪古编的艺术版、黎家响编的佛学版和电影版,更让《南洋》副刊有声有色。

南洋收购后尽失人文气息

nanyang siang pau protest 170805 choke除 此之外,《南洋商报》还开辟了专为年轻人和学生运动而设的“新激荡”,政治改革的色彩非常鲜明。南洋报业被马华收购后,评论作者的罢写行动,既刻令每日评 论逊色不少,接著“景云沙龙”、艺术版、“新激荡”先后被腰斩,《南洋商报》的社会和人文气息大打折扣。再过数月,发起反收购的新闻从业员纷纷因意兴阑珊 或因馆方的白色恐怖手段而离职,副刊组“新视野”、专题组“新激荡”和主笔室众位出色的记者大部分从此在中文报界失去了“立锥之地”。(一些新闻从业员改 投打著反垄断旗帜的《东方日报》,结果也以丧失立锥之地收场,名单就省略了)

今天的《南洋商报》报社,已毫不忌讳的在大庭高挂著报业大亨张晓卿的照片,其公信力和言论素质既使不以一落千丈来形容,也难逃每况逾下的晚景。当年铮铮之言的评论作者和记者,或移师网路媒体,或在《东方日报》进进出出,更多选择在国内外自我放逐。

中文网路媒体缺内省人文气息

sinchew nanyang merger 310107 published titles虽 然今天的中文网路媒体明显的在新闻和言论上更大胆、尖锐和开放,然而,比起曾经辉煌的《南洋商报》,似乎少了一分内省的人文气息。528之后,一份中文报 章在手,已经很少有“精神粮食”的感觉。《东方日报》言论和社论只有刘敬文独撑大局,多篇文笔不通的老人家评论或恶质的党棍文章,让该报声称的“给知识份 子看的报纸”定位显得啼笑皆非。不少人是看在附送The SUN和比《星洲日报》便宜,才勉强买一份,看看杨善勇、唐南发的专栏和专题组偶有的佳作。

至于“星洲广场”,早已成为大中华圈的外国人评论园地,和大马局势格格不入或隔靴搔痒。至于那些普遍上更重视视觉而未见深度和力度的副刊流行文化专题,趋向将本土文化与历史旅游资讯化和消费化,言过其实的苍白文字对本土真相构成的遮蔽甚于彰显。

回避历史真相的《星洲日报-历史》?

sin chew klse 070904 tiong hew king世 华媒体集团主席张晓卿于525在“第三届海外华文书市”分别为《星洲日报-历史,写在大马土地上》及《星洲日报研究》主持推介。后者作者彭伟步表示:“我 希望通过客观、公正的角度,全面反映星洲日报的历史及成就。”笔者如有机会拜读,倒是很想知道作者如何“客观”、“公正”的描述张晓卿通过国家机器,将南 洋报业这主要竞争对手吃掉的下流手段,又如何通过笼络知名海外作家、威迫和利诱国内优秀记者和文艺青年,来为其报业垄断的恶行包装。

anti tiong monopoly protest 031106 lorry“香 港文化教父”梁文道则表示,他虽然远在香港,但也知道星洲日报过去有不少风雨争论,而《星洲日报-历史,写在大马土地上》这本书也要写在争论上。”至于甚 么“争论”,梁文道语焉不详。或许他的用词太客气了,去年一群《星洲日报》学记在报馆外示威时,星洲以载新闻纸的大罗厘挡驾血肉之躯的流氓行径(右图), 恐怕不能以“争论”淡化之吧?

anti tiong monopoly protest 031106 posters white大 马人民在国家机器的宰制下,长期以来都无法写出一部真正客观反映各族群、各阶层建国贡献的国家历史,人民藉308的政治海啸给了政府一个教训,不仅希望政 府能以平等治国,也希望其正确看待各族群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如果星洲报业集团所撰写的中文报业历史,省略、歪曲、误读了528和后续事件,其罪行比歪 曲历史的政府更可恶,因为那是假借文化、华社和民间之名,对打压同行、欺骗读者、典当新闻和言论自由进行粉饰,中港台媒体学术界对这样的举动不得不小心。

anti tiong monopoly protest 031106 group提到这点,又让我不得不重提旧事;8年前有人曾愿意赞助机票,让反报业收购和垄断的新闻从业员远赴香港,在世界中文媒体大会上说明马华收购的经过和星洲垄断的企图,结果没有一名反报业收购和垄断的新闻从业员知道有这样的机会,而唯一知道的人却淡出了反垄断行列。

历史事件下总会有一些谜样的事情,那些自称“希望通过客观、公正的角度,全面反映星洲日报的历史及成就”的学者,或许该协助读者揭开谜底,不然学术公信力何在?

编按:本文同步刊登于《当今大马》和《独立新闻在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