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黄丝带] 019 张晓卿应急流勇退

黄丝带运动文章系列(十九)

作者: 李万千(《当今大马》双语专栏作家,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成员)

从张晓卿回应颜清文的复函中(2006年11月22日言路版),张氏表明赞同颜氏维护正义的说法,声称与他的办报理念十分契合。但他否认“联同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而且认为 “有关 ‘垄断’中文报的指责,所诉诸的 ‘正义’标准,恐怕是建立在空泛的假说之上。”

他否认以出版法令作为垄断华文报的工具,认为这是“张冠李戴”。他表明星洲日报和光明日报向来反对出版法令不遗余力,希望结合民间的力量,要求政府放宽乃至废除出版法令。因此,在这方面,与颜氏的看法一致。

他也完全同意颜氏(右图)所认为的,没有必要收购南洋商报来宣传个人的名誉和增加收益。他甚至说, 如果要每年多赚一两千万令吉,大可不必收购目前已经亏损的南洋报业。

控制中文报业活生生事实

不论张晓卿如何否认他在5年前“联同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这毕竟是已经浮出水面的事,早已不是什么“商业机密”了(张氏也承认过“有幸参与”其事)。

何况我国90名评论人,还因为他的“助桀为虐”而停止供稿给包括星洲日报和光明日报在内的4家报章(另两家为南洋商报和中国报)。评论人如此声势浩大和持续的维护媒体自由的抗争行动,是绝对否认不了的!

张氏对我国中文报业约85巴仙市场的控制, 是活生生的事实, 不是什么 “空泛的假说”。而启德行集团董事长刘瑞源(左图)个人所提出的3项献议,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更加具体了,即:

一、 献议丹斯里张晓卿把所有拥有的南洋报业股份,全部分售给华社。其具体做法是,由本人出面,接受丹斯里张晓卿售出所有南洋股份,并负责交割;然后再把所有的 南洋报业股份转售给华社,以保证交易顺利进行。同时约定,购买这次南洋报业股份的任何公司和个人,其拥有的股权不得超过5%。
二、献议其他拥有南洋报业股份的股东,也比照上述方式处理。
三、本人承诺,本人负责筹资500万令吉捐助华社,支持购买南洋报业的股份。
如果张晓卿收购南洋报业,有如他所表明的志不在赚钱与扬名,那么,俯顺社会的公意接受刘瑞源的献议,将是最积极的作法。笔者认为张氏如果能够急流勇退,至少有以下几项好处:

1. 真正体现他所表明的“希望结合民间的力量,要求政府放宽乃至废除出版法令”的立场。因为反对《1984年印刷与出版法令》,要求媒体自由应是我国媒体的当务之急。
2. 响应45个公民团体广具代表性的诉求:马华公会以及张晓卿应脱售他们的南洋报业股权予无党派背景的买家,并确保过程透明,同时结果将使马来西亚媒体的所有权更为多元和扩散。
3. 可视为2001年以当时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会长林源德为首,主要成员包括胡万铎、颜清文、陈友信、林锦胜、邹寿汉、陈凯希及郭全强等组成的财团的收购计划的延续。
4. 在新的基础上促进各媒体的良性竞争,维护消费者、新闻从业员及各有关员工的副利。
5. 为改善评论人与媒体的关系提供有利的条件。

无法掩盖争夺软权力欲望


张晓卿若能急流勇退,就是实践他所标榜要建立的“和谐健康媒体”。否则,说什么“从不计较个人的毁誉”、 “希望由优秀的中华文化来垄断报业,全力维护华人应有的权益,唤醒东南亚的中华之魂!”云云,恐怕都难以掩盖他对“‘经济中国’的利润动机”。

而企图垄断我国中文报业,除了“利润动机”之外,更重要的也许是准备借助“‘文化中国’的巨大动力”,趁着中国崛起所掀起的“中文热”,加入“改变全球软权 力版图”的争夺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像澳洲的梅铎(Rupert Murdoch)或加拿大的布莱克(Conard Black) 一样的全球报业巨子。

新帝国垄断还是民间办报?

在环球化时代,建立中文网络以 打破西方媒体的垄断,固然是必要的。但它应该是服务于去帝国的垄断,而不是以另一个帝国/次帝国的垄断来取而代之。在还未享有媒体自由的马来西亚,搞媒体 垄断的应是党国资本或其朋党的特权,是扼杀媒体自由的元凶。民间办报,难道不应该守望相助,才能生存及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吗?

编按:为揭露官商垄断媒体之恶果,维护媒体独立撰稿人联盟(WAMI)邀请老中青三代评论人撰写系列文章。本系列文章同步刊登于《当今大马》、《独立新闻在线》、《黄丝带》及各大中文网站论坛。


此文章《张晓卿应急流勇退》转载自《独立新闻在线》和《当今大马》。

No comments: